文档介绍:如果可以,请你一定要先择业如果可以,请你一定要先择业,这句话大家能理解吗?毕业直接就业还是先去择业?这个问题很多人都会纠结,那么下面这篇文章给你答案! 曾经,“先就业、后择业”的说法红极一时,然而,无数职场“过来人”,用活生生的例子,印证了这是一个充满隐患的荒谬言论。 1 燕子终于拿到心仪公司的offer,月薪只有5K,这是她毕业7年以来薪资最低的offer。但她还是下定决心要去到这家公司。这是一家做大宗物流的港企,给燕子的职位是HR助理,以她所在城市同等职位的均薪来看,已经不低了。燕子临近30的年龄,还是已婚未育的状态,能拿到这个offer,绝对是因为她面试时跟未来的老板-----HR部门经理聊得投机,得到对方赏识,才能打败一众竞争者,获得机会。燕子大学学的是食品专业,普通二本、成绩平平,让燕子早早就放弃了公务员和研究生这两条路。但是没有经验、没有人脉,想找一个专业对口的工作,实在太难。当年还流行在人才市场找工作,燕子走遍一个市场,招聘食品相关岗位的企业都不超过5家,还是全都要经验的。燕子气馁,家里有个学霸姐姐在日本读硕士,父母虽然嘴上不说什么,但有时候眼神、叹气,都让她觉得自己是个累赘。一气之下,燕子决定先找到工作养活自己,以后再求发展。市场上不挑专业的工作只有两种,录用率和流失率也都很高,一个是销售、一个是客服。燕子知道自己脸皮薄、做事不爱求人,销售估计是干不了,就选择了技能要求低的客服岗位。进了一家国企,签的是外包公司的劳务派遣制合同,好在,薪资还可以,多劳多得。燕子聪明、勤奋,又有天然的声音优势,不出三个月,已经在团队中拔尖了。因为电话接得保质保量,半年就被评选为“产质双优”的优秀员工,职位评级也直升2级。就这样,每个月拿着8k左右的薪资,解决了基本的衣食住行,还能存下钱买自己心仪的化妆品包包,每个月也能给父母添一些喜欢的衣服和物件,燕子爸妈也高兴得不得了。见人就夸姑娘有出息。这样波澜不惊的日子过了将近3年。3年期间燕子有2次机会去竞聘管理岗,但每次到了最后一关,就莫名其妙被刷掉,燕子以为自己不适合做管理,也就放弃了,踏实工作。后来七七八八的消息传到燕子耳中,她才知道最后一关就是人情关,燕子没有背景,所以只有被刷掉的份儿。燕子苦笑,就更加淡定地继续她日复一日的工作。做客服,每天都要面对千篇一律的客户,似曾相似的case和永远不变的负能量。一样的话,一年要重复上千上万次。燕子也时常感到厌倦、疲惫和深深的无奈,但看在薪资的份上,燕子忍了。又两年,燕子的岗位评级随着司龄一路涨,税前已经可以拿到10k了。但是,燕子的职业病也逐年严重起来。因为倒班和熬夜皮肤越来越差,头发也疯狂地掉,现在的发量比起大学时代少了近2/3;长期用积极上扬提着气的声音与客户讲话,用嗓过度,多次去医院检查都是“声带小结”;一仰脖子就听到“噼里啪啦”的响声,每周不按摩一次就疼到不能入睡。燕子觉得好累,也认识到自己高薪的代价,但有时候跟一些大学同学聊,看大家的状态,觉得自己的薪资,也不过尔尔。有同学毕业之后去某食品电商做研发,现在已经做到总监;某同学家里底子厚,毕业后不上班,自己研究营养学和菜谱,加上现代人对健康的追求,这位同学就做起健身餐生意,目前与多家连锁健身房合作,赚得叫盆满钵满。还有一同学毕业后去国外进修了高级营养师,目前在私人养生馆就职,每天服务的对象都是想长命百岁的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