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组名释义Wave是挥手致意的意思,表面上就有着作为一个学生的礼貌,可以把别人都吸引来。这个词又可以拆成weareveryexcellent,词头就是Wave,又有着一种自信。念奴娇昆仑一九三五年十月【写作背景】本词作于1935年。当时中央红军走完了长征最后一段行程,即将到达陕北。10月,毛泽东登上岷山峰顶,远望青海一带苍茫的昆仑山脉有感而作。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世界环球同此凉热【诗词译文】破空而出了, 莽莽昆仑山, 你已看遍人世间的春秋风云。你雪山般的身躯飞舞起千百万冰棱, 满天被你搅得寒入骨髓。夏天你的冰雪在溶化,江河纵横流淌, 有些人或许葬于鱼腹。你的千年功过是非, 究竟何人曾予以评说? 今天我要来谈一谈昆仑: 不要你如此高峻, 也不要你这么多的雪花。怎样才能背靠青天抽出宝剑, 把你斩为三片呢? 一片送给欧洲, 一片赠予美洲, 一片留在东方。在这和平世界里, 整个地球将像这样感受到热烈与凉爽。【作者原注】前人所谓“战罢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说的是飞雪。这里借用一句,说的是雪山。夏日登岷山远望,群山飞舞,一片皆白。老百姓说,当年孙行者过此,都是火焰山,就是他借了芭蕉扇扇灭了火,所以变白了。在《念奴娇昆仑》中,毛泽东成功地表达了他的思想,他把昆仑裁为三截后,“一截遗欧,一截赠美”,好使“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读者立即知道这是“大同”理想;联系到他的事业,这大同理想还不是《礼记》里幻想的那种,而是马克思设计的那种。当然,马克思得以在中》那个古老理想深入民族心灵有关,康有为曾依傍那个理想,直到近来讲“小康”,名字还从《礼记》那段里摘出来的。叫人惊异这个以流变不居著名的世界上,会有那样顽固的继承性;我也隐隐由此想到,一个学说在民众间的传播,往往不在于它论证得使人信服,而别有更深微幽隐的因素,任何时代,群众都没有从学理上了解过自己所信奉的理论。过草地诗之上半阕写昆仑山之壮丽从冬天一直写到夏日,冬天的酷寒、夏天的水祸,功过是非,谁曾评说。诗人在此以昆仑象征祖国,并站在一个高度评说祖国几千年历史的功过是非。气势流畅,有一泄千里之感,从大象入物,又有细节描绘,“飞起玉龙三百万”化用前人“战罢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二句,正如作者所说借此一句来形容雪山。此句用得灵妙自然、恰切精当。再有“人或为鱼鳖”一句,意象突兀,如超现实主义诗歌中的奇异比喻,指夏日从此昆仑横流下来的江河湖水已泛滥成灾,加害于人,同时又暗指中国旧社会的黑暗之云。然后破空斗胆一句提问:“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下半阕,诗人挺身而出,直面昆仑道,今天我要来谈一谈你了,这高度,这大雪都不需太多。“这高”、“这多雪”中的“这”字用得简省好看,显得诗人内心笃定大气,仅两个“不要”就解决了。接着是“安得倚天抽宝剑”一句,令人联想到稼轩的《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中二句“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以及李白《临江王节士歌》中二句:“安得倚天剑,跨海斩长鲸。”甚至还令笔者想到金庸一部武侠小说的名字《倚天屠龙记》。而诗人毛泽东不正是在1935年10月倚天拔剑斩玉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