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文档名称:

sqe转正申请书.docx

格式:docx   大小:19KB   页数:1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sqe转正申请书.docx

上传人:业精于勤 2020/4/20 文件大小: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sqe转正申请书.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sqe转正申请书  sqe规范20XX  一、零部件新品开发  :    由项目部组织公司内部相关部门对设计数模进行评审,确认零部件的质量特性,特殊特性。sqe参与设计评审。  备注:项目部组织评审→sqe参与→研发部输出评审数模    供应商选定,且数模已发给供应商后,采购部组织供应商及新通达相关部门召开项目启动会,进行技术交流:  向供应商明确项目大概时间,零部件质量目标和要求;  双方明确项目相关责任人及联系方式;  双方明确工装模检具要求,对于暂未要求检具的,后续技术质量部可根据质量控制需要提出;  新通达向供应商提出零件所要求的验证、确认、监视、测量、检验和试验活动,以及零部件开发各阶段的接受准则,明确零部件开发各阶段活动所需提供的记录格式及内容;  技术质量部明确零部件ppap要求;  对于未召开项目启动会的零部件,研发部需另行发布需重点监控零部件清单以及具体的特别活动要求;  供应商对上述新通达要求回复活动计划,风险程度,对新通达的工作要求。备注:采购部发布会议通知→sqe参与→会议纪要    零部件清单发布且供应商确定后,sqe确定供应商生产件批准材料清单、级别。  向供应商收集《供应商开发计划》并通报相关部门,有异议的由技术质量部转给供应商。对于3级审批零件还需向供应商收集《产品/过程设想提案》、《产品品质和可靠性目标研究结果/计划》资料,并转技术中心审核,跟踪审核意见,将审核结果反馈供应商。  备注:sqe组织确定供应商生产件批准材料清单、级别→供应商提交《供应商开发计划》/《产品/过程设想提案》、《产品品质和可靠性目标研究结果/计划》→sqe→采购部/研发工程师→审核意见→sqe→供应商  :    按开发主计划进度,收集ppap部分电子版资料,并转发相关部门审核;对于新通达设计开发或由供应商同步开发的,向供应商收集《产品图纸及工程规范》;对于ppap三级提交的零件,向供应商收集《设计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在项目启动会确认的出货检测项,供应商整理后,向供应商收集《检查报告》表格及项目启动会中,明确需提交的其他相关报告表格。  备注:sqe向供应商收集《产品图纸及工程规范》、《设计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研发工程师审核并提出审核意见→sqe将审核意见转供应商  sqe向供应商收集《检查报告》/其他相关检测表格→研发工程师、现场工艺人员审核并提出意见→sqe将审核意见转供应商  、判定  研发部发布专用件设计验证性能试验清单,sqe转发供应商,并要求供应商在性能试验清单发布后7个工作日内发布试验详细进度计划,sqe根据进度计划监控试验实施进度,并每周进行一次进度汇报。sqe仅对试验进度负责,对试验结果不合格的零件由研发部负责整改。备注:研发部发布专用件设计验证性能试验清单→sqe→供应商→实施计划→进度跟踪→试验报告→研发部    对所有试制样件的检验,要求技术质量部sqe参与。对所有试制样件的生产,原则上要求技术质量部sqe到供应商现场对试制样件制造工艺、原材料型号、出货检验方式进行确认,并对检验结果进行签字认可,技术质量部检验员进货检验时只检验外观。对于不能前往供应商现场进行试制样件检验方式确认的,要求技术质量部sqe参与进货检验,并对检验结果进行确认。对于无法判定结论的样件,应该由sqe组织研发部设计人员共同确认是否可用。  对于送检不合格零件,sqe需在一个工作日内反馈供应商,供应商需在两个工作日内回复原因、整改措施及可提供整改件的时间节点。不合格样件原则上都应做退货处理,如还需装表使用,必须经由项目部、研发部、技术质量部共同评审同意,否则对使用部门擅自使用旧批次不合格样件提出考核。sqe监控样件的整改进度,并在样件整改完成后,及时要求供应商重新送样验证,直到样件合格。必要时,sqe需到供应商现场进行送检不合格问题整改确认。供应商出货检验报告中的三座标检测数据转研发部,研发部审核意见反馈技术质量部,由技术质量部将确认结果反馈供应商。  检验时,发现重发问题、未经同意将旧批次不合格品发至新通达现象,将对供应商提出质量考核。  备注:样件送检→sqe、检验员检验并记录检验结果→sqe判定送检结论/无法判定结论的由sqe组织研发部评审→送检结论反馈供应商    et样表试装时,sqe应结合过往不良数据对装表过程进行跟踪,关注外购零部件的关键尺寸、轮廓尺寸、面差、间隙、配合松紧度等情况。识别零件装车后状态,审核确认检具方案时零件状态与实际装表尽可能一致。识别外观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