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7
文档名称:

空气呼吸器使用说明.doc

格式:doc   大小:367KB   页数:2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空气呼吸器使用说明.doc

上传人:erterye 2020/4/22 文件大小:36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空气呼吸器使用说明.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二节/空气呼吸器第二节   空气呼吸器       个人防护器具包括防护服装与呼吸保护器具。第二节呼吸保护器具      空气呼吸器是一种自给开放式呼吸保护器具。空气呼吸器根据使用时面罩内压力状况,分为负压式空气呼吸器与正压式空气呼吸器。     呼吸保护器具发展史       1834年英国诞生了通风式空气呼吸器。       1879年制造出自给负压式空气呼吸器。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发明自给正压式空气呼吸器。       1981年中国研制成功负压式消防空气呼吸器。       1988年中国研制成功正压式消防空气呼吸器。   一、呼吸生理与呼吸保护   (一)呼吸生理与呼吸保护人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不断地消耗氧,同时产生二氧化碳。氧要由外界获得,而二氧化碳需排出体外,因此,机体需要不断地与外界境之间进行气体交换,即摄取氧而排出二氧化碳,这个过程就是呼吸。人呼吸过程由人体呼吸系统完成,呼吸系统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与肺等器官。(二)火灾过程中周围大气成份与环境改变及对人体影响1、火灾环境大气成分变化特点一是要耗掉大量氧气,使其浓度可能降低到使人体出现危险值。此外,地道、地下室、船舱等发生火灾时,烟气也要排出大气中一部分氧气;二是会产生肉眼看不见各种有毒气体。三是释放大量烟雾。2、对人体影响一是窒息;二是中毒;三是灼伤。(三) (1)根据对人体呼出气体处理方式分类可分为开放式与密闭式两种呼吸器。①开放式呼吸器 对供给气体仅呼吸一次,人体呼出废气经单向开启呼气阀排入大气中。这类呼吸器有空气呼吸器与过滤式防毒面罩(或称过滤式“自救器”)。②密闭式呼吸器 对供给气体呼出后并不废弃或基本不废弃,而在呼吸器内部经过密闭循环系统加以处理,吸收二氧化碳,补充氧气,再供人体呼吸,这类呼吸器有压缩氧气呼吸器与化学氧气呼吸器。(2)根据人体吸入气体来源分类可分为过滤式防毒面具与自给式呼吸器。   过滤式防毒面具吸入气体来自火场或救援现场大气,滤除毒害尘埃与吸收毒害气体后供人体呼吸使用;而自给式呼吸器供给气体由呼吸器本身提供,如氧气呼吸器与空气呼吸器。(1)过滤式防毒面具结构简单、重量轻、携带使用方便,对佩戴者有一定呼吸保护作用。不足之处:①使用时外界一氧化碳浓度不能大于2%,氧气浓度不能低于18%;②且呼吸阻力大;③一种滤毒罐只能过滤一种或几种毒气,其选择性强。(2)氧气呼吸器氧气呼吸器使用范围较为广泛,我国消防部队在80年代以前大都装备过这种呼吸器。因气源系纯氧,故气瓶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且有效使用时间长。不足之处: ①结构复杂,维修保养技术要求高;②部分人员对高浓度氧(含量大于21%)呼吸适应性差;③泄漏氧气有助燃作用,安全性差;④再生后氧气温度高,使用受到环境温度限制,一般不超过60℃;⑤氧气来源不易,成本高。(3)空气呼吸器空气呼吸器适用范围广,结构简单,空气气源经济方便,呼吸阻力小,空气新鲜,流量充足,呼吸舒畅,佩戴舒适,大多数人都能适应;操作使用与维护保养简便;视野开阔,传声较好,不易发生事故,安全性好;尤其是正压式空气呼吸器,面罩内始终保持正压,毒气不易进入面罩,使用更加安全。      不足之处:钢瓶重量较大。       从上述三种呼吸器优缺点比较可见,空气呼吸器具有许多独特优点。特别是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更适合在灭火战斗中使用。因此,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正在逐步取代其他几种呼吸器全面装备消防部队。二、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是一种自给、开放式正压型呼吸保护器具。它具有性能可靠,安全程度高,佩戴舒适,呼吸舒畅,视野广阔,适应性强,操作维护方便等优点。广泛地适用于消防、化工、船舶、矿山等部门,可供消防队员或抢险救护人员在有浓烟、毒气或缺氧各种环境下,安全有效地进行灭火、火情侦察、抢险与救护等工作。  (一)构造正压式空气呼吸器主要由高压空气瓶与气瓶开关、减压器、快速接头、正压型空气供给阀、正压型全面罩、气源压力表、气瓶余气报警器、中压安全阀、正压呼气阀、背托、肩带、腰带等部件组成。      1、 高压气瓶与瓶阀(1)高压气瓶材料高压气瓶材料有高强度钢、超高强度钢、碳纤维与凯夫拉纤维等材料。   (2)碳纤维气瓶结构       碳纤维复合材料气瓶是在铝合金内胆、外用碳纤维、玻璃纤维与环氧树脂层等高强度纤维制成。    ,AL制造标准制造,100%检查,检查项目:壁厚、直线度、同轴度、光洁度与硬度。主要缠绕层为细丝碳纤维,外层采玻璃纤维与环氧树脂层数层,以增加抗冲击及耐磨性。 (3)损伤      一级:深度浅,到树脂层;     二级:划痕到玻璃纤维,深度〈(白色)修复用树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