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鄂伦春族24节气习俗鄂伦春族24节气习俗是优秀的民族节日,文章有很好的参考价值,我们会不断更新"鄂伦春族24节气习俗"相关文章,方便您使用。鄂伦春族人的24节气习俗,是根据生产需要创造出来的,同他们主要的生产紧密结合。他们以月圆12次为一年,一年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按动物与鸟类在不同季节的活动规律来划分24节气。在长期的狩猎生产生活中,鄂伦春族人积累了丰富经验。动物和鸟类是季节的“气象员”“信息员”,它会告诉人们,是什么时候、什么季节了。因此,人们在什么季节就干什么活,什么季节打什么动物。在一年四季12个月里,都安排得满满当当,一年复一年,一月复一月,鄂伦春族人创造着自己生命的美好与辉煌。春季节气“鹿胎期”每年的二三月份,春回大地,积雪初融,河边的柳树开始发芽,预示着春天的来临。这时所有的猎民乘马携犬,进入深山,开始狩猎的旺季,猎人称为“鹿胎期”。母鹿怀胎已经几个月,此时猎获母鹿可熬出质量上乘的鹿胎膏。鹿胎膏是妇科良药,可治疗妇女病,如不孕症、月经不调等。鹿肉可食,味道鲜美,肉质细嫩无脂肪,是鄂伦春族的传统肉食手把肉的上等原材料,也是晾晒肉干的主要材料。这个季节,猎人们还去打野猪、狍子、猞猁、犴等;同时,借着春天冰雪融化时,晚上点燃火把开始在河边上叉鱼、捕鱼。春天是鱼产卵的季节,细鳞鱼一对对地在浅水的小河中游来游去,人们站在岸边上用三齿叉叉鱼。到了5月份,映山红(达紫香花)开遍山野路旁,装点着人们的生活;人们纷纷上山赏花采花,感受春天的气息;天鹅、大雁、野鸭子等候鸟飞回来了。人们把绿色的野鸭子头皮贴在“斜仁柱”门口处,预示着幸福与吉祥。春天来临,“撸吐”鸟(鄂伦春语,一种鸟名)“撸吐……撸吐……”鸣叫着,告诉人们:春天已经到来。这个季节,利用刮南风的机会,一发现有犴的踪迹,猎人就爬上背阴坡对面的高山瞭望,利用高山的优势和风向居高临下猎捕。到了春天,朝阳的地方白雪首先融化,大群的野猪就到朝阳坡上吃草根、干树叶、橡子等。四月初是母猪产仔的季节,产仔前母猪要找一个背风干燥隐蔽的朝阳坡下面筑窝。这个季节猎人是不爱打野猪的,但如果野猪不小心闯入猎人的枪口,那就怪它倒霉了。夏季节气“鹿茸期”五六月份到处是丰美的青草,山花烂漫,草木葱茏,猎人们远行森林,掌握马鹿喜欢到碱场吃碱草的规律,“蹲碱场”专门猎取马鹿,割鹿茸、犴茸。鹿茸要用滚开的开水小心地分部位地进行脱血处理。然后,吊在阴凉通风处,让蚊烟熏着;用锋利的猎刀把鹿尾毛刮光,里面少掺些食盐也拴绳吊起熏干;鹿筋要先把鹿爪剥掉,从腿骨上把筋和肉都卸下来,再用猎刀把沾在筋上的肉一点点剔下来,然后把鹿筋挂在通风、阴凉处阴干。鹿身体各个部位都是不可多得的名贵药材,各自都有不同的功效。在那缺医少药的年月,这些药材都是鄂伦春族人治疗一些疾病、延年益寿所不可缺少的。鄂伦春族人认为:马鹿是一种特别精的动物,它能尝吃各种各样的草药,还能找到山林中稀有的药材———灵芝。所以才有马鹿全身都是宝之说。以前,每年打春时,老人们把一冬积攒的兽骨洗净后,砸成碎块,和蹄筋一起用大锅炖烂,全家人一起吃。据说这时的鹿筋小孩吃了会长得和鹿一样结实健康。“鹿茸期”大约有一个月,这个时期也是母鹿产仔的时候。因此,猎人对母鹿和小鹿,特别是幼小的鹿总是枪下留情。如果能猎获一两架上等鹿茸,一家老小全年的衣食生活就有保障了。在“鹿茸期”妇女和儿童采集柳蒿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