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4
文档名称:

中医院正确使用膏方教学PPT课件.ppt

格式:ppt   大小:3,852KB   页数:7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医院正确使用膏方教学PPT课件.ppt

上传人:不忘初心 2020/4/22 文件大小:3.76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医院正确使用膏方教学PPT课件.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全面理解、正确使用膏方主要内容一、概述膏方,亦称膏剂、膏滋,是一种具有营养滋补和治疗预防等综合作用的中药内服制剂,属于中药丸、散、膏、丹等传统剂型之一。《中国药典》定义膏滋剂为饮片用水煎煮,取煎煮浓缩液,加炼蜜或糖(或转化糖)制成的半流体制剂。膏方的定义膏方起源及发展膏方历史悠久,起于汉唐,在《皇帝内经》中就有关于膏剂的记载,如马膏,主要供外用,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记载的大乌头膏、猪膏发煎是内服膏剂的最早记载。唐代《千金方》中个别“煎”已与现代膏方大体一致,如苏子煎,王焘《外台秘要》有“煎方六首”。宋朝膏逐渐代替煎,基本沿袭唐代风格,用途日趋广泛,如南宋《洪氏集验方》收载的琼玉膏,沿用至今,同时膏方中含有动物类药的****惯也流传下来,如《圣济总录》栝萎根膏,此时膏方兼有治病和滋养的作用。明清膏方更趋完善和成熟,表现为膏方的命名正规、制作规范,膏专指滋补类方剂,煎指水煎剂;数量大大增加,临床运用更加广泛。明朝膏方即广为各类方书记载,组成多简单,流传至今的膏方有洪基《摄生总要》“龟鹿二仙膏”、龚廷贤《寿世保元》“茯苓膏”以及张景岳的“两仪膏”等。清代膏方不仅在民间流传,宫廷中亦广泛使用,如《慈禧光绪医方选议》有内服膏滋方近30首。晚清时膏方组成渐复杂,如张聿青《膏方》中膏方用药往往已达二、三十味,甚至更多,收膏时常选加阿胶、鹿角胶等,并强调辨证而施,对后世医家影响较大。近现代膏方在上海、江浙及广东广泛使用,尤以上海为甚。膏方起源及发展膏方的特点1、膏方均系根据患者不同的体质特点和不同症状、体征,不同的理化结果而组方,充分体现辩证论治和因人、因时制宜的个体化治疗原则,而且一人一方,针对性强。2、膏方以扶正为主,祛邪为辅,通过调补脏腑的虚损和阴阳气血的不足,人体阴平阳秘,气血调畅,从而达到补中寓治,治中寓补的目的。3、每料膏方可以连续服用一至两个月,与汤剂相比,省略了每天煎煮的步骤。根据各人需要,可适当添加糖、蜜或甜味剂调味,口感怡人。膏方体积小,携带和服用均比汤剂方便,适合现代人的生活****惯二、膏方的制备膏方的制作流程中医在膏方的制备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加工经验。膏方的制作过程需要经过浸泡、煎煮、浓缩、收膏、凉膏存放等几道工序。膏方的制作比较复杂,有特定的程序,严格的操作过程。一般不提倡自制。膏方的制备与质量控制1、膏方的组成2、膏方的分类3、膏方制作的工艺流程4、膏方制作的几个关键环节5、膏方的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