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4
文档名称:

电厂对标实施方案.doc

格式:doc   大小:51KB   页数:3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电厂对标实施方案.doc

上传人:sunhongz2 2020/4/22 文件大小:5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电厂对标实施方案.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电厂对标管理实施方案对标管理工作是运营转型的再次启动和进一步贯彻深化,按照公司对标要求,为全面提升热电厂各项经营管理水平,制定热电厂对标工作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热电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运营转型为载体,以“创电网一流发电厂”为奋斗目标,从安全环保、生产运行管理、设备管理、干部员工队伍建设四大方面,与先进企业对标,分析寻找自身差距,制定和落实“创电网一流发电厂”的方案和措施,持续改进、不断超越,全面提高电厂各项管理。二目标根据*****公司安排,为确保“热电厂2014年管理创效500万”,热电厂提出“创电网一流发电厂”的奋斗目标,并提出了“四个一流”:A、一流的安全环保。安全管理最终奋斗目标实现全员化。具体指标:2014年无轻伤以上事件,污染物排放达标100%2014年安全二级企业标准(电监会)评价得分≥90%;2015年安全二级企业标准(电监会)评价得分≥95%;B、一流的生产运行管理。..主要体现生产运行成本指标为供电标煤耗、机组运转率。2014年供电标煤耗达到375g/Kwh,运转周期达到120天;2015年供电标煤耗达到372g/Kwh,运转周期达到150天;2016年供电标煤耗达到369g/Kwh,运转周期达到180天;*完成以上目标,在2014年目标基础上,力争节约供电标煤1g/Kwh,管理创效228万元。机组运转周期在2014年目标基础上,延长2天管理创效160万元。以上是一类大指标,以下是二类指标:2014-2016年运行各项生产参数指标:排烟温度、飞灰含碳量、底渣可燃物、烟气含氧量、主蒸汽压力、主蒸汽温度、再热蒸汽温度、冷态启动用油、真空、给水温度、补水率、高加投入率、一次风机耗电率、二次风机耗电率、引风机耗电率、给水泵耗电率、凝结水泵耗电率、循环水泵耗电率、输煤系统耗电率等运行指标接近或达到全国一流。(详见后指标体系)C、一流的现场设备管理。做到现场管理目标,全覆盖无死角。2014年生产现场管理6S标准达标率>96%2015年生产现场管理6S标准达标率>97%2016年生产现场管理6S标准达标率>98%*通过精细化管理,消除浪费创效100万元。D、一流的干部、员工队伍建设。..2014年底实现以下目标:1、1个专业培训教室2、1个专业资料室(专业书籍+专业报刊)3、培养5名后备干部、5名专业工程师、22名操作能手4、精简运行队伍(2014年减8人,2015年减7人)最终通过2-3年的持续努力,使热电厂的各项生产运行管理水平得到全面大幅度提升,指标接近或达到国内电力行业一流水平,多数指标稳定保持在行业中上游水平,达到“创电网一流发电厂”的目标。(所谓“接近”或“中上游水平”主要是针对电厂东锅第1代锅炉部分参数目标要求根据自身情况量身而定)三总体原则1对标管理工作是标准化管理、精细化生产的深入推进,是深入开展运营转型工作的有效载体,要充分运用运营转型的工具、方法来推动对标管理工作。通过PDCA循环,动态对标,持续改善。2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观。根据循环流化床锅炉以及135MW机组的最新发展状况和自身实际,按照量力而行、循序渐进、适度超前的思路,动态选定阶段性指标。既不随意选择低标准,也不设定过高目标和提出不切合实际的口号。针对东方锅炉厂第一代循环流化床锅炉设计效率低的特殊原因,可以外部对标的与外部对标,不能与外部对标的与内部最佳实践..值进行对标,动态调整目标不断提高。汽机、电气及辅助设备按照同区域、同类型、同容量的三同原则选择对应的机组进行对标。3以指标找差距,以差距查管理,以管理促提高。建立完善对标管理的指标体系、标杆体系、组织体系、责任体系和考核体系,坚持“对照先进、查错纠弊、持续改善、不断超越”,系统提升热电厂综合管理水平。4建立对标管理工作长效机制,不断完善管理标准,总结对标管理经验,注重正向激励机制,将对标管理纳入岗位、薪酬的考核机制。5对标是一个不断完善和丰富的过程。对标内容按照从点到面,从易到难,以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推广,争取2014年底实现全面对标。方案中初步确定部分重点标杆按计划实施,将进一步从多方面完善对标体系。:::,具体负责对..标管理的日常工作。::::::,提出对标管理目标。、部署对标管理的相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