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文档名称:

建筑设计课程建设报告.doc

格式:doc   页数:1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建筑设计课程建设报告.doc

上传人:1006108867 2016/3/10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建筑设计课程建设报告.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页眉. .页脚. 编号北京地区高等学校精品课程评选材料课程建设报告报送单位: 清华大学课程名称: 建筑设计课程负责人: 朱文一 2008 . .页脚. 课程建设报告 1 .课程建设的基础建筑设计课作为建筑学专业的主干课程,自1946 年清华大学建筑系建系开始就受到师生的极大关注,并遵循梁思成先生提出的“体形环境论”进行课程营建,确立了“清华大学建筑课程就是以造就这种广义的形体环境设计为目标”的教学指导思想。至五、六十年代,逐渐形成了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的教学体制,建筑设计课的重点是强调“专业基本功”的学习,重视实践环节,提倡“真刀真枪”地进行设计训练。 80 年代后,随着改革开放,建筑设计课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强调在拓展学生知识的基础上,提倡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特别注重国际交流,并首创了与国外知名院系合作教学的模式。因此, 1993 年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申报的“提高教学质量,迈步走向世界”教学成果获教育部国家教学优秀一等奖。进入新世纪以来,在吴良镛先生“广义建筑学”理论和“人居环境科学”指导下,确立了“基本功训练与建筑理解相结合”、“创造力与综合解决问题能力相结合”的课程教学理念,并随着“6年制本硕统筹培养”模式的实施,整合并确立了建筑学专业“建筑设计课”的基本框架,提出了三级设计教学平台模式,即基础平台、专业平台和提高平台,以充分体现建筑设计教学的传承性、实践性、创新性和连贯性, 为实现“职业建筑师与专业帅才结合”的专业培养目标奠定了基础。建筑设计课采用师徒辅导方式或 studio 教学方法,总学分为 44,共 704 学时; 每周 8 学时,教学周期以 8 周为主, 4 周、 2 周为辅,少数为 16 周。目前,建筑设计课有专职教师 60 人,其中院士 3 人(吴良镛、关肇邺、李道增) ,教授 24人,占 % ;副教授 23 人,占 % ;具有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 40 人,占 % ;出国一年及一年以上的教师 36人,占 60% 。 2 .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建筑设计课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体现在:“一个基础”,即以人居环境科学为基础,在建筑设计课中体现为建筑、规划、景观和技术四位一体的知识架构,整合多学科知识,培养学生整体设计的观念和方法;“两点关注”,关注国家建设前沿、关注学科发展前沿。针对建筑学专业应用性强的特点,在建筑设计课中注入绿色建筑、信息技术等国家建设和学科前沿内容,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职业使命感的培养; “三项结合”,教学、科研和实践三结合,在建筑设计课中增加社会调研内容,并将学术研究的最新进展与教学结合,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课程建设指导思想为引导,结合清华大学建筑学专业“6年制”学制改革,作为建筑学专业主干课程的建筑设计课形成了 6 年贯通的三个培养平台:基础平台、专业平台和提高平台,强调教学的循序渐进、环环相扣。在整合和建设建筑理论、建筑技术、建筑历史、规划理论、景观理论等系列课程中,凸显建筑设计课的专业主干地位,构成主线清晰、自成体系,相互交融、完整统一的建筑学专业系列课程架构。(参见下图) .页眉. .页脚. 3 .教学内容体现的基础性、创造性、前沿性在建筑设计课的“三个平台”中,基础平台对应第一、第二年级设计课教学, 内容重点体现专业知识的基础性;专业平台对应第三、第四年级设计课教学,内容重点关注学生创造性的培养;提高平台对应第五、第六年级设计课教学,重点强调课程内容与学科发展前沿领域的同步与关联。据此架构,近年来各个年级设计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重点体现如下: 一年级建筑设计:延续 2000 年以来的“综合训练”改革思路, 为进一步强化设计课程的基础性,从2007 年开始,在教学内容上确立了融知识学习、技法训练和能力培养为一体的造型基础、空间基础、环境应对基础、功能应对基础四大要素训练板块;在课程组织上确立了从简到繁、从分解到综合的梯级序列关系;在教学方法上强调从体验分析和概念设计入手进行设计构思,并重视对设计过程和设计思路的梳理与总结。从而实现了从传统的“类型设计”教学理念向更为体现建筑基础教学本质的“要素设计”教学理念的转变。二年级建筑设计: 打造别墅、老人院、幼儿园、教学楼等经典设计题目,本着以训练学生的创造力和解决综合问题的力为目的,倡导研究型教学,主要采用 studio 教学方式。以设计技能和设计基本功训练为目的,以综合训练和混编辅导方式为主要教学方式。专业平台基础平台一年级课程设计二年级课程设计四年级课程设计建筑设计 2 建筑设计 3 建筑设计 4 居住区规划与住宅设计专题大型公共建筑设计建筑城市景观设计专题建筑设计 1 建筑设计 5 (含生态设计) 城市设计专题建筑设计 6 . .页脚. 循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