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励志好文章每一篇关于情感励志的好文章都是非常值得我们花时间找来看看看的,那么情感励志好文章都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情感励志好文章:最牢固的感情是我习惯了有你作者:大小柯陈姨打电话来说,林总住院了,我和同事赶去医院探望。林总今年92岁,是我们系统内的老领导,尽管退休多年,每逢传统节日,我们都会去看望他。在重症病房见到林总,他躺在病床上,插着鼻管。是脑出血,经抢救后暂无生命危险,右边手脚暂时不能动弹,需要做康复治疗。迷糊中的林总见到我们,应该是还认得出来,很费力地伸出左手来跟我们握手,虽然不能说话,看得出他面部有极力想表达的微笑。和陈姨寒暄了一会儿后,护工来喂药了,护工很熟练地把床摇起来,给林总胸前铺上毛巾,一手拿药,一手端着水杯按顺序往林总嘴巴里送,林总紧闭嘴巴摇着头,任护工怎么哄都不吃药。这时陈姨接过水和药,一边哄着一边喂,林总此时像个听话的孩子,让他张嘴就张嘴,让他多喝一口水就多喝一口,麻利地喝完药后,又安然地睡着了。对于我们的满脸疑惑,陈姨解释说:“林总每天都这样,只有感觉到我在身边他才踏实,不吵不闹。前几天我回家去拿换洗衣服,大半天他不吃不喝,不打针不吃药,连医生给量血压都不行,越老越像个黏人的孩子。”病床边上放着一个折叠床,88岁的陈姨每天24小时陪护在病房里,寸步不离。林总和陈姨是恩爱了一辈子的夫妻,陈姨是林总同学的妹妹,自从他们高中认识开始,顺理成章地恋爱、结婚、生子。退休后,儿孙都已成家另立门户,他们住在清静的老宅里,请了一个住家保姆打理家务,两人不问世事,几乎天天宅在家里。林总看书练字、学电脑炒股,陈姨重操旧业,织毛线、学十字绣,两人将各自的作品挂在墙上互相点评。每天清晨和黄昏,两人手牵手外出散步,犹如一对闲逸的神仙眷侣。结婚60周年纪念日,林总还拉着陈姨拍了一套“婚纱艳照”。他们的感情在平淡中相濡以沫了半个多世纪,逃得过如花美眷,也经得住似水流年。半个多月后,陈姨欢喜地打电话来说,林总基本康复已出院回家。两个多月后,陈姨打来电话声音哽咽,林总已离世。一阵难过涌上心头,感觉她就像“止则相耦,飞则成双”的鸳鸯失去了形影不离的伴侣,独留下形单影只的凄凉。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不忍心联系陈姨。大半年过后,我再去探望陈姨,她见到我后泪水涟涟。我岔开话题跟她扯了半天闲篇,她的情绪才逐渐平复。到了快中午饭时间,她冲里屋喊道:“老林,快点出来,去大哥家吃午饭了。”顿时吓蒙我了。我以前知道他们俩老的生活习惯,陈姨的大哥家就住在隔壁一栋楼,两家合雇一个全职保姆,一天三餐集中在大哥家里开火做饭,每到饭点时两人相互搀扶着去大哥家吃饭,这已是他们几十年的生活习惯了。保姆从里屋出来,见我一脸蒙圈,才说清缘由。原来林总去世后,陈姨回家后面对“斯人已逝”的清冷,时而清醒时而糊涂。唯有保持林总还在家的生活习惯时,她就跟以往一样正常,所以保姆就充当起了林总。陪她一起去大哥家吃饭,陪她在家练字、看书,陪她一起挽毛线球……只要林总的习惯还在,她才生活得踏实安心,就像当年医院里林总习惯她在身边陪护一样。最牢固的感情不是“我爱你”,而是“我习惯了有你”。彼此习惯、彼此依赖,才是最深的相爱。从家里出来,走在那条他们曾经搀扶着走过无数遍的林荫小道上,从此再无他们蹒跚的身影,感觉一阵悲凉。再好的感情,最终也是以分离收场,唯有那些曾经的恩爱温暖着过往的旧时光。情感励志好文章:感情这条路,只需要两个人走作者:穆熙妍我的一个女生朋友,今年冬天公布了一件喜事:交往两年的男朋友,终于向她求婚了。朋友都很为她开心,纷纷送上祝福。可是她一点也不高兴,当晚在群里没好气地说,男友什么都没安排,在路边喝奶茶的时候就求婚了。过程结结巴巴,钻戒也不体面,一切让她非常错愕。“没关系,心意比较重要呀!”我安慰她。“可是这种求婚方式也太差劲了,”她愤愤不平,“我要他在街上跪了十分钟。”我大惊失色。群里有七八个老朋友听完都傻了,纷纷和她说这样不妥。让一个大男人在大庭广众之下没面子未免太过分。“还好吧!当时很晚,街上又没有什么人。”她为自己辩解,说自己只是考验一下对方。可是,考验本身就很残忍。人生很长,生活中充满大大小小的难题,实在不需非必要的考验来证明爱有多坚定。而且,一个人是不是真的喜欢你,和跪多久有什么关系?求婚本是一件充满甜蜜与温馨的事,现在莫名其妙地变成了罪与罚。如果这个女生并不想结婚,所以才会这样为难对方,那或许还有一丝丝似是而非的理由。但是我认识她很久,知道她多年来感情磕磕绊绊,很想找个人定下来,或许就是因为太渴望,导致期待值过大,才会这么极端。这种心情虽然能理解,但喜欢一个人,不应该是为对方着想吗? 要呕心沥血才能得到的感情太累了,也少了一点怜爱;而两个人要走得长远,这种体谅是很重要的。即便是男人也该被珍惜。真正喜欢你的人,不会为难你,不想浪费过多时间在追求的过程上以自抬身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