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一、活动目的: 以“大语文”教育思想为指导, 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 以大量阅读为主要途径, 激发小学生读书读报的兴趣, 让每一个学生都想读书报、爱读书报、会读书报, 从小养成热爱书报, 博览群书的好习惯, 并在读书读报实践活动中陶冶情操,增加语文积累,提高文化素养、促进自身全面发展。二、阅读内容“读书”按课程标准要求和学生的实际,原分年级段推荐的优秀阅读书目。“阅报”以学生现订阅报刊杂志为主,包括:《学习指导报》、《家教周报》、《教育周刊》、《关心下一代周报》、《未来科学家》、《阅读》、《动手做》等。三、阅读要求 1、每周一至周五中午 12: 00— 12: 30 为学生在校集中阅读时间, 以学生自我阅读为主,科任教师要对学生读书读报进行有计划的指导。 2、集中阅读书报时, 教师应统一阅读的内容, 提出阅读的要求, 并能布置适当的思考练习题作为阅读的有效引导, 阅读后应抽出专门的时间进行分析指导。 3 、集中阅读评议后,还应布置相应的内容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去完成, 争取家长对该活动的支持, 督促检查学生认真进行阅读, 在阅读书报的过程中利用《书海拾贝》做好读书笔记。 4 、开展多样活动,激励强化兴趣。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读报活动。让他们有机会展示课外阅读的成果, 享受快乐、分享收获的喜悦。(1)、读书交流。搭建多彩平台,交流读书收获,语文课上进行“课前两分钟交流”,“读书故事会”,“小演讲”,“读书小辩论”------ 让同学们从交流中共同进步。(2)、自办小抄报。定期举行自办小报活动, 展示学生的各种特长,画画、写作、小知识,科学小论文等,为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还可以开展评小报活动, 将办得好的小报展览在学校的橱窗内, 进一步调动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3)、编制作品集: 每学期以年级为单位编制学生读书报学生作品集, 内容选取各班学生中优秀作文、读后感、诗歌、好的科学日记、数学小论文等。(4 )开展竞赛,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的读书读报知识竞赛、读书征文比赛。各班可利用班队组织开展“故事比赛”、“小博士知识竞赛”、“小作家作文大赛”、“数学游戏宫”、“读书笔记展评”等活动,学校以竞赛激发学生读书的积极性。(5) 发挥班级黑板报的作用。在黑板报上开辟“读书读报”专栏。介绍古今中外优秀作家作品, 推广读书方法, 展示某些同学的读书笔记。 5、各位科任教师要针对各自学科的特点认真研究阅读书报指导的规律和方法。如A : 读书方法指导。介绍并训练学生掌握读书的方法, 如跳读、略读、速读、精读等。B: 阅读笔记指导。指导学生做阅读笔记是阅读指导课的重要任务, 有助于学生的积累。如: 低年级的剪贴, 中年级的摘抄、高年级的读后心得等。从读书读报中获得身心的愉悦感,从不断提高的阅读能力中获得持久稳定的阅读兴趣。四、考核要求 1 、每天午间行政督导要加强巡视检查,如发现班级纪律较差、没有进行读书读报或发生其他违纪现象, 将按照星级评比要求对班级进行扣分,并在月工作考核中对科任教师进行扣分。 2 、学校将在月质量及其他形式调研中适当地增加课外阅读方面的内容,分值 5— 10 分。 3 、学校将完善考核机制,定期开展系列活动,展示读书读报活动的成果, 定期在“小绿茵电视台”开辟“读书交流平台”, 交流阅读收获,推广阅读经验。 4 、每学期要对读书读报活动中表现突出、成绩显著的教师和学生进行表彰, “读书富脑工程”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师德师风建设和“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为重点,实施教师“读书富脑工程”,引导教师形成自己正确的“人生信念”,激发教师“超越自我”的热情,树立“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 让读书成为一种乐趣”的意识,在学校中形成一种读书、研究的文化氛围。从而全面提高全校教师的师德水平和业务素质,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学校的改革、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二、实施目标引领全体师生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探索科学的学习方法,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营造人人热爱学习、善于学习的氛围,积极践行“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的学习理念。 1 、在教师中积极倡导“书香为伴”的思想,将朴素的“读书是一种需要”上升为“读书是一种责任”、“读书是一种乐趣”、“读书是一种有益的生活方式”, 促进教师提高业务素质,享受阅读、享受教育、享受人生。 2、营造浓厚的“书香氛围”,让校园里充溢着浓浓的人文气息,打造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三、实施口号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让读书成为一种乐趣。四、实施内容 1 、勤学习,积极实施“富脑”工程。建立学习性组织,推进校本行动,形成新的校本文化,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和目标,也是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首要前提。为此,学校努力营造学习化的氛围,倡导“集中与分散、辅导与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