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四十岁边缘的人生感悟.docx

格式:docx   大小:15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四十岁边缘的人生感悟.docx

上传人:梅花书斋 2020/4/25 文件大小: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四十岁边缘的人生感悟.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四十岁边缘的人生感悟四十岁边缘的人生感悟原创:乾州碎娃我是1978年正月生人,20XX年过完年就41岁了。以前在上大学的时候,老师讲到谌容的《人到中年》时,联想到了个人生活实际,忽然大发感慨,仿佛这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就是人生的一场噩梦。只是那时自己年纪尚小,不愿给自己承载过多的思想负担,总感觉中年对自己来说还只是一个概念,距离自己很遥远。就是近年来,也许是不愿意正视现实的原因,总觉得自己还很年轻,自己听老师讲这篇小说仿佛就是昨天刚发生的事情。但是,单位同事的一声"老刘"还是打破了自己的美梦。一眨眼,自己参加工作已经整整工作了23年了(我是1996年从陕西省乾县师范毕业的,那时候刚好19岁)。从中师毕业到现在,自己一路跌跌撞撞,不知不觉中已经人到中年。想想自己,还真是一事无成。就像微信公众号乾州碎娃中简介的那样:刘立军,关中平原、女皇脚下、城乡结合部的一名初中语文教师,有爱心、有信心、有耐心,热爱教育事业的中年男子。性木讷,爱文学,常著文章以自娱。俯仰天地间,不求闻达于诸侯,但求无愧于我心。最近两年回家的时候,父亲总是告诉我,村中某某某又离世了。听了父亲的叙说,我很是吃惊,因为这些人和父亲的年纪相仿,并不是很大,也就60岁左右。问及原因,大多都是因为病——不好的病。我知道,父亲口中不好的病大多是癌症。农村人,大多都钱短,平时很少检查,更没有疗养这样一说。到医院里去,都是实在无法忍受的时候。一般情况下,他们感到不舒服的时候,挂在口边的一句话就是"我歇歇就好了".我辛苦劳作的可怜的父老乡亲,把短暂的休息当做是治疗的一种基本方式,而不是像城里人那样到医院里找医生诊断、吃药打针,或者采用其他更多更先进的医疗方式进行疗治。长年累月的辛苦劳作使得农村人有了较城里人更为强悍的抵抗能力。但也因为这个原因,农村人一旦因为身体原因停止劳作,身体就会迅速衰败。那种速度让很多的农村人包括他们的儿女措不及手,懊悔不已。所以,听到父亲提到这一类事情的事情,我总是心头一紧。我明白父亲的心思,父亲的心里也有一种不安。因为,这些离世的曾经的邻里们,看起来都是身体强壮的。但是,他们却几乎毫无征兆地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老去了。对于生命,我生平第一次感到了敬畏。老人的每一次生病,对我来说,都成为一次严重的大考,都让我提心吊胆、心神不宁。有一段时间,甚至突然接到父亲电话我都会一种下意识的恐惧。因为以前,父亲没事很少打电话给我。所幸的是,近年来父母亲身体都还康健,上年纪了,小毛病是有的,比如说,腰腿疼痛一类的,但不大碍事,而且精神一直很好。这让我非常的高兴。在希望老人身体康健的同时,也能够心情愉悦。尤其是去年,老人说要去省城打工,我原本是不愿意的。父亲早年生活艰辛,吃过很多苦,好不容易将儿女们拉扯大了,一个个都安顿好了。现在自己年纪大了,就应该好好歇歇了。这时候跑出去打工,不说挣钱多少,不说工作劳累与否,不说是不是老人愿意,都会被人戳脊梁骨的。毕竟我们姊妹三个现在生活都还可以,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谁也不缺那几个钱。但是,后来转念一想,老人多次提到这件事情,就是说明老人是真心愿意去做这件事情,那我为什么要阻拦,只要老人高兴,就是有旁人不理解我,也无所谓。毕竟那些是身外事,与老人的身体康健、精神愉悦相比不值得一提。此刻,我才真正的理解了大学老师在讲到《人到中年》时的感慨。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最重要的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