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计件工资管理制度.doc

格式:doc   大小:30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计件工资管理制度.doc

上传人:1485173816 2020/4/25 文件大小:3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计件工资管理制度.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计件工资管理制度1、目的为建立合理、公正的计件工资制度,调动生产作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结合本公司实际制定本制度。2、适用范围适用于车间内的生产一线工人以及车间内同生产一线工人劳动有着密切关联的不直接生产产品的辅助工人(包括车间库管员、统计员、质检员、机修员等)。3、计件工资的形式根据车间生产作业情况及各岗位性质的不同,分别采用:集体计件工资制、间接计件工资制和全额无限计件工资制。3、1集体计件工资制集体计件工资制,就是公司将车间或班组作为一个计件单位,员工工资整体计件到车间或班组,再由车间或班组按照各成员不同的岗位工资标准及出勤日数决定工资分配率,员工工资按工资分配率进行分配。计算方法:(按工时定额计算)(1)集体计件单价=计件单位定员内全体人员单位时间的工资标准×单位产品的工时定额。(2)集体计件应得计件工资总额=计件单价×集体实际完成的合格产品数量。(3)工资分配率=集体实得计件工资总额÷集体标准工资总额。(4)个人应得计件工资额=个人时工资率×个人实际工作时数×工资分配率。说明:(1)集体内各成员的单位时间工资标准=岗位工资标准÷÷8。岗位工资标准=基数×岗位工资等级系数。基数由公司按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予以确定。岗位工资等级系数由公司视各岗所需的技术能力、劳动强度、责任大小及工作环境,予以确定。具体标准见《生产一线工人岗位工资等级系数表》。(2)单位产品的工时定额。由公司组织相关部门运用技术测定法、统计法、现场测试法等对单位产品应消耗的工时进行确定。(3)集体标准工资总额=集体内各成员单位时间的标准工资之和×集体实际耗用的工时总数。3、2间接计件工资制——适用于生产辅助工。生产辅助工按所在车间生产一线工人的平均工资的120%计发工资。3、3全额无限计件工资制适用于劳动成果可以单独统计、能够制定个人产量定额或工时定额并且可以由一个人有效地完成工作的岗位。计算方法:(按工时定额计算)(1)计件单价=个人单位时间的工资标准×单位产品的工时定额。(2)个人月应得计件工资=计件单价×个人月实际完成合格产品的数量。4、加班工资计件工资员工在完成标准工作时间的计件定额后,被安排于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加班工作的,按下列标准支付加班工资:(1)安排员工在正常工作日内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加班的,按计件单价的150%计发加班工资。(2)安排员工在休息日工作又未安排员工补休的,按计件单价的200%计发加班工资。(3)安排员工在法定节假日工作的,按计件单价的300%计发加班工资。加班工资的计算一律依据考勤卡所记录的时间及其在加班时间内所完成的产量予以计算。5、新进生产一线工人前三个月为培训期(含试用期),培训期享受保底工资待遇。保底工资按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计发。培训期满经考核合格的按所确定的岗位工资等级系数计发工资。培训期满经考核不合格的,延长一个月的培训期,如仍经考核不合格解除劳动合同。6、计件工资员工连续两个月未完成计件定额任务的,按不能胜任本岗工作处理,原则上解除劳动合同。7、计件工资员工在提供了正常劳动后,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时,按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计发。               《生产一线工人岗位工资等级系数表》 裁剪工(画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