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哈尼族图腾文化意涵与当代启示【摘要】从哈尼族的创始歌谣、神话传说故事和日常谚语中,可以看到哈尼人对动植物图腾的崇拜、亲近和爱护。图腾最初被哈尼人当作祖先崇拜,被认作保护神,延伸而来的图腾禁忌成为哈尼族地区的无形法律。哈尼图腾的原始宗教性功能逐渐演变为一些社会性的实用功能,各种图腾文化日渐同哈尼族人的日常生活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哈尼族图腾文化中蕴含的生态思想和民族聚合精神对今天的我们有着深刻的启示。【关键词】哈尼图腾涵禁忌生态【中图分类号】K890【文献标识码】A 图腾文化作为远古时期人类生活的一个重要形式,是人类早期出现的文化现象之一,普遍存在于各少数民族文化之中。图腾含有丰富的涵,它对原始社会的发展和人类自身的进步有过很大的作用。哈尼图腾是哈尼族文化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是哈尼族的历史、宗教、民俗心理和审美情趣的综合反映,也是哈尼族艺术和文化的宝贵财富。哈尼图腾起源与图腾传说图腾崇拜是在原始社会就普遍流行的一种古老的文化现象,每个氏族部落乃至个人都有其图腾崇拜物。哈尼族的图腾不是单一的,有鱼图腾、狗图腾、牛图腾、虎图腾、鹰图腾等,这些在哈尼族民间文学和民间习俗中都有遗存。哈尼族聚集地区流传的古歌和史诗中讲述了很多创世神话,这些神话中包含了哈尼族对动物图腾的崇拜。《烟本霍本》、《祖先鱼上山》、《阿培阿达埃》等都讲述了金鱼创世的故事。远古时期只有茫茫云雾,云雾变做汪洋大海,大海里生出一条大鱼。“鱼很大很大……大鱼孤孤单单,游了九百九十九年。独来独往好寂寞,寂寞就跳舞。大鱼跳舞跳得很累,摆平身子睡一睡。肚子鼓起隐隐疼,肚里有东西蠕动。大鱼把身子一摇。肚里送出一对人……大鱼把身子摆平,变成了大地”①。从这个传说可以看出,哈尼人认为天、地、人的出现源自于鱼,鱼是万物起源,“鱼”作为创世之神,其生养天地万物的生殖力也是惊人的,因此哈尼人对鱼尤为推崇。《查牛补天地》中讲到牛的故事和作用。“古时候,天神造出了天和地,造出天阳和月亮,万事万物都造出来了,天是造了,只是歪歪倒倒的,地也造好了,只是摇摇晃晃的。烟沙大神说:‘不得了不得了,要补天补地了,要补太阳月亮了,万事万物都要补了。’……补天地日月不能用金银铜铁锡,要用查牛来补啊……补天地补日月的一窝神把查牛牵到杀牛场,叫叫嚷嚷地杀牛了”②。这则神话结尾讲到查牛还剩四条牛腿,金鱼娘只有吃着牛腿不摇晃身体,地才会稳。在哈尼人的心目中,牛不仅在远古时期发挥了完善创世不足的作用,在哈尼族人定居之后,牛也是哈尼人耕地作业的好伙伴。在每年的春耕大忙结束后,哈尼族都要举行“毛岸那”,即敬牛节。这一天牛不劳作,人们喂牛好饲料,给牛角尖披上糯米粑粑,有的地方为牛披红挂彩,像嘉奖劳动模一样,这是哈尼族人为了感谢和自己共同创造文明史的伙伴。关于虎图腾,一说是哈尼族人长期居住在莽莽原始森林中,整天与群兽为伍,一些凶猛的野兽如老虎,常常危及人类的生命,哈尼先人无力抵御于是就讨好他们,通过举行祭祀礼仪以表敬畏和崇拜;《天地人》中讲到,大鱼送出的人神,生下二十一个娃娃,其中老大是老虎,老二是老鹰,老三是龙,剩下的九对是人。在这其中,老虎和人是兄弟,因此老虎不会伤害人类。无论是哪种说法,在哈尼人心中老虎与人都有着密切的联系。而关于狗崇拜,每年哈尼新米节开始,“新米狗先尝”,这句谚语讲明新米要给狗先吃,而后人能吃。这是哈尼人为了感谢狗历经千辛万苦带回稻谷,从而使本族人得以繁衍的功劳。从哈尼族的创始歌谣、神话传说故事和日常谚语中,可以看到哈尼人对动植物图腾的崇拜、亲近和爱护。在人类社会蒙昧混沌阶段,哈尼先人对万物认知水平不高,其对世间自然现象和自然规律的认识和解释,往往朴素简单。哈尼先人用想象来解释、理解自然,缺乏对生命和生存的自觉意识。图腾崇拜即是哈尼先人在人与自然朦胧未分之际把动植物视为氏族祖先和氏族象征的一种表现。这些图腾神话和符号,一方面是哈尼先人对大自然神灵敬畏和恐惧心理的衍生物,另一方面则寄托了哈尼族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以及对自身命运的关注,哈尼族人相信对于图腾的崇拜会给他们带来幸福和希望。哈尼图腾文化的涵图腾神话反映了哈尼人对图腾动物由或亲近或感谢或恐惧的态度到自愿结为亲属的情感转化过程。哈尼图腾的出现最早是出于安全和生存的需要。鱼图腾、牛图腾、虎图腾、狗图腾的出现,都直接与哈尼族人的生存息息相关。远古时期的哈尼人,经历了漫长的迁徙过程,从狩猎到定居,食物选择也从动物到稻谷等农作物。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他们对猛禽一类的威慑力是十分崇拜的。因此,在自然生存竞争要比我们想象的残酷得多的远古时代,哈尼族先民把猛禽作为自己的保护神也就可以理解了。这些动植物有神灵,自己的祖先死后的灵魂不散,附在这些所崇拜的图腾物上,成为本族的保护神。哈尼先人为了生存,把人与自然视为一体,并与动物图腾间建立各式的联系,把他们人格化、神圣化。自然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