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USB数据线结构.doc

格式:doc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USB数据线结构.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3/1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USB数据线结构.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USB 数据线结构 1、通常情况下, 红线: 电源正极( 接线上的标识为: +5V 或 VCC )、白线: 负电压数据线( 标识为: Data- 或 USB Port -)、绿线: 正电压数据线( 标识为: Data+ 或 USB Port +)、黑线: 接地( 标识为: GROUND 或 GND )。 2、 USB 头正面向着自己(即有触片那面向上,你自己可以清楚看见那些触片) ,从左到右,那些触片连接的线对应的功能分别是:地线、读数据线、写数据线、+ 5V 线 3、U 盘是 USB 接口两边长的是电源线,中间短的是数据线随着 PC 扩展功能的不断增强以及可连接外设的增多, 如果采用非标准化的连接规范必然造成信息在速度、时序、数据格式以及类型等方面的不匹配,因此出现了形形色色的外部接口标准,标准 PC 的外部接口通常包括串口、并口、 PS/2 接口、 USB 接口、网络接口、音频接口和 VGA 接口等。一、并行接口(Parallel Port/Interface) 并口采用 25 针的双排插口,除最普遍的应用于打印机以外,还可用于连接扫描仪、 ZIP 驱动器甚至外置网卡、磁带机以及某些扩展硬盘等设备, 下面我们简单看看并口的发展历史: 最初的并口设计是单向传输数据的,也就是说数据在某一时刻只能实现输入或者输出。后来 IBM 又开发出了一种被称为 SPP(Standard Parallel Port) 的双向并口技术,它可以实现数据的同时输入和输出,这样就将原来的半互动并口变成了真正的双方互动并口; Intel 、 及 Zenith 于 1991 年共同推出了 EPP(Enhanced Parallel Port, 增强型并口), 允许更大容量数据的传输(500 ~ 1000byte/s), 其主要是针对要求较高数据传输速度的非打印机设备, 例如存储设备等;紧接着 EPP 的推出, 1992 年微软和惠普联合推出了被称为 ECP(Extended Capabilities Port,) 的新并口标准, 和 EPP 不同, ECP 是专门针对打印机而制订的标准;发布于 1994 年的 IEEE 1284 涵盖了 EPP 和 ECP 两个标准, 但需要操作系统和硬件都支持该标准, 这对现在的硬件而言已不是什么问题了。目前我们所使用的并口都支持 EP P 和 ECP 这两个标准,而且我们可以在 CMOS 当中自己设置并口的工作模式。二、串行接口(Serial Port) 在早期的 PC 系统中串口的物理连接方式有 9 针和 25 针两种方式,通过额外的子卡挡板与电脑连接,如下图所示随着 PC 技术的发展, 25 针的串口逐渐被淘汰,目前串口都采用 9 针的连接方式直接集成在主板上。一般的 PC 主板都提供两个串口。标准的串口能够达到最高 115Kbps 的数据传输速度, 而一些增强型串口如 ESP(Enhanced Serial Port , 增强型串口)、 Super ESP(Super Enhanced Serial Port ,超级增强型串口) 等则能达到 460Kbps 的数据传输速率。虽然主板一般都集成两个串口,可 Windows 却最多可提供 8 个串口资源供硬件设置使用( 1 8) , 虽然其 I/O 地址不相同, 但是总共只占据两个 IR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