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互动教学》读书笔记《互动教学》读书笔记---对互动教学的理解《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课堂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重头戏,因此强调师生交往、构建互动的新型师生关系,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但何为互动,如何才能在教学中实现真正的互动,一直让我很困惑。最近,我阅读由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郑金洲教授主编、福建教育出版社推出的“新课程课堂教学探索系列”丛书,其中《互动教学》一书,让我对于新课程背景下的互动教学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互动是行为主体借助于一定的手段,与他人(或环境)和自己相互作用、影响的过程。互动教学是使用互动的一种教学形式,即在教学中,采用互动并依赖于对话,创造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环境的教学形式。首先,互动教学不是单向影响的教学。传统的教学,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强调教师的权力,强调学生的被动与服从;互动教学是多向的教学,即在教师、学生、环境之间发生多维的信息交流,在交流中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环境之间的互动。教学活动的本质属性应当是交往,是一个以课程为载体,以课堂为环境,以教学过程为主渠道的,多向交往的对话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师生间的交往与对话是教与学结合点,通过多边多向、多种形式交互作用,师生群体结成了学习共同体。它不再将学生视作一个接受教育、获取知识,以服从为存在方式的客体对象,而是与教师平等的,有自己的观点、思想、情感与态度的生命体。其次,互动教学不是任由教师控制的教学。学生是互动的主体,有权对自己的学习作出选择。教师的主导作用并不意味着随意控制学生的思想与行为,教师是学生学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民主课堂的基础,有了民主,师生间就能互动起来,而且这互动的有效性就有了可靠的保障。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品质,真正赋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第三,互动教学不是追求互动形式的教学。在听课过程中发现,有些教师为了充分体现教学互动,设计了大量的展示性问题,让学生围绕问题团团转,看似热闹,看似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实质上属于无效互动。还有的教师为了改变教学组织形式,许多课堂采用小组合作学习,但教师没有对小组成员提出应当承担的要求,很多学生在小组讨论时乱说话或做其他事情,让小组活动流于形式。第四,互动教学不是单一的依赖语言互动的教学。有些教师将互动理解为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虽然语言是互动教学的必要手段,但仅仅是互动教学的手段之一。有效的教学互动中,教师会充分发挥身体语言的作用,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