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县级立项课题《在自制图书活动中幼儿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大三班活动计划幼儿学情分析我班本期有42名幼儿,他们的年龄都在4-5岁之间,他们的年龄比较小,手部的肌肉不发达,动手能力较弱,手工、折纸需要老师在帮助下完成。他们大部分对自制图书活动都有浓厚的兴趣,在自制图书的过程中在老师的指导下能把模仿画画的很出色,在创新方面没有太大的进步,本学期他们的绘画技能、表现方法还需要加强学习。自制图书的指导思想及意义1、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培养幼儿自主阅读的能力自制图书活动给幼儿带来更多的是成就感和阅读的愉悦感,他们阅读自制的图书时,有更丰富的想象力和自主性,由于是自己创作的故事情节,幼儿能很自信地和同伴分享交流图书的内容,大胆表达对故事的理解,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快乐和成功,这将进一步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提升自主阅读能力。2、提升幼儿对文字的敏感性,培养幼儿语言表达的能力自制图书活动中,语言的叙述是重要的一环。在学前阶段的幼儿,口头语言是书面语言发展的基础,而在自制图书的活动中,幼儿要根据图书画面的内容使用恰当的语法、句式来叙述,他们往往要将平常积累的口头语言转化为书面语言,合理运用某些句式、词语、人称代词等。因此,书面的文字表达常常会运用在幼儿的自制图书中,并使幼儿在语言表达中很自然地使用规范的句式或书面的词语,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及应用能力。自制图书的最后步骤是文字的呈现,幼儿在先前的阅读活动中了解文字的作用,对文字符号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探究的愿望。3、关注幼儿爱的情感,培养幼儿情感表达的能力爱的情感教育,也是自制图书的重要教育作用之一。在自制图书的内容中常出现幼儿与家人、幼儿与老师、幼儿与同伴的温馨对话,生动再现了幼儿对家人、同伴、老师的爱,使其通过自制图书的形式表达心中美好纯真的情感。4、引导幼儿感受美和表现美,培养幼儿审美的能在自制图书活动中,还可培养幼儿的审美意识。丰富多样的图书画面呈现方式,让幼儿在活动中提升审美能力,感受图书画面的美感,并促使幼儿在理解图书文字的基础上,大胆应用各种方式来表现图书的画面,以不断获得美的感受,积累表现美的经验。教学活动目标及措施1、以幼儿园中班整合课程的内容为主题,结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对整合课程中优秀的脚本,引导幼儿进行改编、续编、仿编,也可以根据生活中幼儿感兴趣的事件、个人感受、知识总结、想象创造、故事创作等主题进行创造。2、图书画面的呈现是幼儿自制图书中重要的一环,其表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我们本期在选择最佳的图书画面制作方式——绘画方式(绘画是幼儿最擅长并经常使用的)方面进行培养。除此之外,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还有的图书表现手段,比如:照片剪贴、版画、剪纸粘贴、拓印画、布贴画等方面培养幼儿的能力。3、在自制图书活动中,教师帮助幼儿的书写图书文字,着重体现幼儿的真实想法及其年龄段特有的语言表达方式,并充分展现幼儿时期童言稚语的魅力。同时认识到幼儿的自制图书不可以让其随意表达语言,不做任何的修饰,在幼儿表达语言的基础上进行语法和句式的修正。4、指导幼儿装订图书,图书有了主题、图画、文字之后,还需要最后一步编辑成书,既然是“书”,就要注意书的要素,如封面、封底、作者、出版社、页码等,完成书的制作成书。教学安排九月:幼儿集体自作《我长大了》幼儿独立制作图书《我设计的标志》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