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悯农》简析.doc

格式:doc   大小:30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悯农》简析.doc

上传人:xxq93485240 2020/4/29 文件大小:3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悯农》简析.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李绅李绅唐代(772—846)。他五岁丧父,由母亲教以经义。梅里是吴文化的摇篮,泰伯的至德高风,李绅从小耳濡目染。母亲一心要把他培育***,报效社稷。在他十五岁,于风光秀丽的惠泉山为他赁屋从师就读。贫寒艰苦的读书生活,磨练了李绅的思想和意志,使他有较多的机会接触平民,当他目睹农民终日劳作而不得温饱,社会贫富悬殊,心中压抑不平,由衷地在诗中流露感叹和愤慨。   李绅于元和元年(806)中进士,此后仕途多有波折。在节度使李琦门下任幕府时,因不满李琦谋叛而下狱,后获释回无锡惠山寺读书。元和十五年,任翰林学士,又卷入“朋党之争”,为李(德裕)党重要人物,与李德裕、元稹被誉为“三俊”。长庆四年(824),李党失势,李绅被贬为端州(今广东肇庆)司马。在端州任职期间,他除暴安民,兴修水利,减轻民众的劳役赋税,鼓励农业生产,使端州出现前所未有的生机。为表示和端州人民苦乐与共,他准备终老岭南,把家眷从北方接来,船至端州附近七里滩,突然风雨交加,船行受阻,端州百姓闻说李绅夫人官船受阻,都自愿前来拉纤,民众列队十余里,纤绳长长,号子震天,不能拉纤的老弱,个个柱香跪拜迎接,李绅大受感动。这期间,李绅写下不少描绘路途艰险、民众疾苦、发泄心中哀怨的诗文。李绅在肇庆的体恤民众、造福于民的功绩至今在民间流传,尚有香火祭祀。   李绅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反对吟风弄月,无病呻吟,与元稹、白居易共倡“新乐府”诗体,给唐代的诗坛注入了一股清新的风气。太和七年,李德裕为相,起用李绅任浙东观察使。开成三年八月,编《追昔游踪》三卷,并作序。他的诗集体现了他的诗歌主张。开成五年,入京拜相,任中书侍郎等职,封赵国公。会昌元年(846),病逝扬州,归葬于故乡无锡。他的诗作《追昔游踪》三卷、《杂诗》一卷收录于《全唐诗》。另有《莺莺歌》,保存在《西厢记诸宫调》中。   李绅留下的诗文不多,但后世人誉他为“悯农诗人”。唐朝(公元618年-公元907年)李绅(772—846)唐朝后期的社会经济公元755年开始的安史之乱,是唐朝由强盛走向衰落、由统一走向分裂的转折点。安史之乱后,唐朝统治集团中又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牛李党争,大大削弱了唐朝的统治力量。在经济方面,均田制遭到破坏,“法令驰坏,兼并之弊,有逾于汉成哀之间。”均田制形成空文。土地兼并,造成大量农民失地逃亡,按丁征收的租庸调制也无法维持下去了。同时,均田制破坏,人口逃亡,也使府兵制兵源枯竭。唐政府不得不实行募兵制,召募丁壮长期充当边兵。造成精兵聚于边境,而内地兵力空虚。面临安史之乱以后的财政匮乏和社会矛盾激化,唐朝着手整顿财赋制度;实行盐专卖,整顿漕运,行常平法,调节各地物价,在一定时期内缓和了唐朝的财政危机。建中元年(公元780年),唐政府采纳宰相杨炎建议,推行两税法,实质上是以户税和地税来代替租庸调的新税制,每年分夏税、秋税两次征收,故名“两税法”。其主要内容: ,只要居住在一个地方,就登记在户籍上成为纳税户。 ,只凭土地、财产的多寡决定纳税多少。 、秋税两次征收;夏税不过六月,秋税不过十一月,因有夏、秋两税,故名“两税法”。两税法扩大了征税的范围,增加了政府税收。两税法在实行中,逐渐成为人民苛重的负担。始立两税法,户钱多折绫绢,初时纳绢一匹,当钱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