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建筑物防侧击雷.doc.doc

格式:doc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建筑物防侧击雷.doc.doc

上传人:rabbitco 2016/3/12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建筑物防侧击雷.doc.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建筑物防侧击雷雷电是自然界中大气放电现象。当建筑物和电力系统内的电气设备遭受直(侧) 击雷或感应雷击时,其放电电压可达数百万伏至数千万伏,放电电流高达几十至几百千安,远远大于供电系统的正常值,其破坏性极大。 1、直击雷分类及防侧击雷说明直击雷包括直面雷击和侧击,直面雷击就是建筑物楼顶直接遭受雷击,侧击雷则是从建筑物的侧面打来的。因为一般建筑物比较高,楼顶避雷带并不能完全保护住楼体,所以就需要对建筑物遭遇侧面雷击加设保护措施。滚球法是以雷电闪击距离为理论基础, 用来确定避雷针、避雷带(网) 保护范围的一种方法。当雷击先导到达接闪器放电距离以前,其闪击点有一定的选择范围,被保护建筑上的接闪器就会有相连通的若干上行先导,最后在最容易击穿的路径上形成主放电。击距与先导头部的电荷量有关,先导头部的电荷量又决定了随后出现的雷电主放电电流幅值。一类防雷建筑物 30 以上需作防侧击雷。二类防雷建筑物 45 以上需作防侧击雷。三类防雷建筑物 60 以上需作防侧击雷。 2010 年《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报批稿中, 第七条规定: 当建筑物高于 30m 时,尚应采取以下预防侧击雷的措施:从 30m 起,每隔不大于 6m 沿建筑物四周设水平接闪器并与引下线相连; 2) 30m 及以上外墙上的栏杆、门窗及较大的金属物与防雷装置连接。 2 高层建筑物外墙装饰防侧击雷 有保温层的外墙建筑物外墙防侧击应从两方面入手: (1) 严格按照《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从 30m 起每隔不大于 6m ,沿建筑物四周设水平接闪器并与引下线相连; 30m 及以上外墙上的栏杆、门窗及较大的金属物与防雷装置连接。同样每隔 6m 设一均压环。在设计上均压环可利用圈梁内两条主筋焊接成闭合圈,此闭合圈必须与所有的引下线连接。其目的是便于将6m 高度内上下两层的金属门、窗与均压环连接。水平接闪器必须和同高度的均压环有可靠的电气连接。对于建筑物外墙有保温层的建筑物,尤其是没有设窗户的整体保温墙面,均压环应尽量靠近墙面,以最大限度减小水平接闪器和均压环距离。(2) 使用阻燃保温材料外墙保温材料主要分为无机和有机两大类。根据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可将保温材料分为 B1 (不燃)、 B2 (难燃)、 B3 (易燃)三个等级。而有机保温材料本身就易燃,这样就需要在材料中添加—定量的阻燃剂,使其阻燃性能达标。按规定,外墙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至少要达到 B2 级。 玻璃幕墙的外墙面装饰有些大楼的外墙面装饰采用部分或全玻璃幕墙面进行装饰,其对侧击雷的防御措施, 关键是玻璃幕墙上的金属构架。在金属构架的安装过程中, 构架和构架间一定要有金属片跨接,达到可靠的电连接,让整个构架形成一个完整的电气连接体,将玻璃幕墙上的金属构架与大楼主体防雷的预埋件可靠连接,二者间保证要有良好的接触面和足够的螺栓固定点( 一般应不少于 2个) 。在大楼主体的施工过程中, 预埋时要将预埋钢板可靠地与每层的均压环进行焊接。焊接长度要符合避雷接地的规范要求,并与该层的全部防雷引下线焊接。构架与预埋件连接时, 必须对接触面进行绝缘层处理, 用螺栓固定时, 必须有金属垫片。另外,幕墙的构架必须有外露于玻璃的部分, 以作为玻璃幕墙防侧击雷的接闪器之用。 金属面的墙面装饰有的大楼的外墙面采用复合铝板,由于它们的支架都是金属结构,防侧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