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4
文档名称:

医院输血管理制度标准模式.doc

格式:doc   大小:51KB   页数:5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医院输血管理制度标准模式.doc

上传人:sunhongz2 2020/4/30 文件大小:5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医院输血管理制度标准模式.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四棉医院输血管理制度目录1、供血协议2、临床用血计划制度3、临床合理用血评价制度4、血液预定、接收、入库、储存、出库及库存预警管理5、血液入库前核对登记制度6、输血前核对制度7、血液储存制度、输血指证评估制度8、临床用血申请制度9、输血治疗知情同意制度10、自身输血指南11、成分输血指南1213、互助献血14、输血不良事件监测报告制度15、应急用血预案、临床用血医学文书管理制度16、输血知识培训制度1718、临床用血评价及公示制度供血协议经西安市人民政府和市卫生局批准,我院使用血液只来自西安中心血站。临床用血计划制度1、血库根据用血量做出每月的用血计划及全年的用血计划报医务科批准后。2、临床输血由本院医师提出申请,并详细填写输血申请单。3、输血申请单应在预定输血的前一天送达血库备血。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达到或超过1600毫升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科室主任核准签发后,报医务部门批准,方可备血,急救用血除外,但事后应按以上要求补办手续。4、临床医师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做到合理用血,大力推行节约用血、成分输血、自体输血。5、血库2017年用血计划:悬浮红细胞8668单位血浆毫升血小板治疗量冷沉淀临床合理用血评价制度《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第三十条指出:医疗机构应当建立科室和医师临床用血评价及公示制度。将临床用血情况纳入科室和医务人员个人工作考核指标体系。为了进一步加强医院临床用血的管理,促进更加科学、安全、合理的临床用血,特制订本制度。一、临床用血评价制度:临床用血的评价主要包括用血合理性的评价和输血后疗效的评价。《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第二十八条明确规定:医疗机构应当建立临床用血医学文书管理制度,确保临床用血信息客观真实、完整、可追溯。医师应当将患者输血适应症的评估、输血过程和输血后疗效评价情况记入病历;《临床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输血记录单》随病历保存。1、用血合理性的评价:主要是看是否严格按照输血适应证进行输血。输血适应证应严格按照《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要求制定。2、输血后疗效的评价:主要是指在输血后,医师要给予输血治疗后疗效评价,看患者输血后较输血前有无疗效或有无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如有输血不良反应发生,应严格按照输血不良反应处理程序进行。二、临床用血公示制度:制定临床用血专项检查制度,将检查结果在全院通报,并由医院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以严格加强临床用血的管理、促进临床科学、合理、安全的用血。1、检查人员:由医务科组织成立临床用血专项检查小组;份;30、检查方法:每季度检查一次,、检查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1)、《临床输血申请单》的填写是否规范;2)、输血前是否有免疫学检查;3)、输血前患者是否签写《输血治疗同意书》;4)、是否有相关实验室检查,是否有临床输血指征;5)、大量用血是否有审批;6)、是否有患者输血适应症的评估、输血过程和输血后疗效评价情况;4、检查后对存在的问题及缺陷进行分析和评价,提出改进措施,并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