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附件:1、2号线环境与设备监控BAS系统应用技术标准(KY/JB/YS/03)总则为确保北京地铁1、2号线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安全、可靠运行,实现系统设计功能,设备运行标准化、规范化,特制订本技术标准。《1、2号线环境与设备监控BAS系统应用技术标准》(以下简称《技术标准》)是针对1、2号线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的设备使用而制定的,适用于客运公司对设备的操作、使用和管理。它是北京地铁客运公司1、2号线环境与监控系统在设备运行、使用操作和管理的技术依据,随着设备运行变化将适时进行修订。本标准的解释权及编制修订在客运公司技术科。本标准自颁布之日起执行。(BAS)是利用计算机网络和分布式控制系统,对分布在车站各处的通风、给排水设备、照明设备等车站设备,实现集中监视、管理和分散控制的自动化系统。。中心级和车站级设备分别实现BAS全线和各车站的管理功能与模式或点动控制功能。,而且能够实现对机电现场基础设备的集中控制。,其中包括:苹果园、古城、八角游乐园、八宝山、玉泉路、五棵松、万寿路、公主坟、军事博物馆、木樨地、南礼士路、复兴门下层及相应所辖区间。,其中包括:阜城门、车公庄、西直门、积水潭、鼓楼大街、安定门、雍和宫、东直门、东四十条、朝阳门、建门、宣武门、长椿街、复兴门上层及相应所辖区间。,高速局域网技术和标准的通讯接口,可靠的硬件系统和先进便捷的应用软件系统,最终组成中央、车站、本地三级控制系统;使车站机电设备监控系统对1、2号线所有车站的通风空调系统设备、给排水设备、自动扶梯、车站公共区照明、车站应急照明电源等机电设备进行全面、有效的实时监控和管理,确保设备处于高效、节能、可靠的最佳运行状态,创造一个舒适的地下环境,并能在火灾等灾害或阻塞事故状态下,很好地协调车站设备的运行,充分发挥各种设备的作用,保证乘客的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BAS):对地铁建筑物内的环境与空气调节、通风、给排水、照明、电梯等机电设备和系统进行集中监视、控制和管理的自动化系统。:使用地铁SDH骨干网的信道实现局域网络通信。(PLC):由两个冗余配置的子系统组成,两个子系统由光纤实现同步,两个子系统共同建立一个容错式可编程控制器,并根据有效性冗余的原理通过一个双通道输出进行操作。主PLC设置于车站两端的环控电控室。(AI):能够接收、变送模拟量的模块,如电压、电流、温度等信号。(DI):用于接收现场基础设备的运行状态参数,并将相关参数传送给综合监控系统。(DO):接受综合监控系统的控制指令,集中控制机电专业现场基础设备。:对车站环境参数和设备运行参数进行测量,并将测量所得参数通过模块传送给BAS系统。:安装在生产过程区域的现场设备/仪表与控制室内的自动控制装置/系统之间的一种串行数字式多点双向通信的数据总线。:冗余的中央局域网络、冗余的前端处理器、冗余的交换机组成。: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通过计算机对设备的协议。:人机界面,是图形化用户界面。 :由车站BAS局域网络、车站BAS控制器(PLC)、远程I/O、现场总线、网络设备、控制单元、传感器、接口转换设备等构成。、2号线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设中央级、车站级和本地级三级监控方式,对地铁1、2号线全线相关机电设备的运行进行时实监控。、2号线BAS全线的骨干通讯网由地铁通信系统组建。全线网络系统由所有车站及相应区间、控制中心等组成。中央控制室BAS设备、各车站综控室的BAS设备、配电室、变电所等地的BAS设备、现场BAS设备组成。,配备互为备份的调度员工作站,配置网卡用于连接网络,并配备以太网标准接口及相应软件。实现全线BAS在线监控及下发模式命令等功能。,主要设备包括:模拟PC机、非冗余主控制器、远程I/O模块箱、各类传感器、网络通讯设备、标准直流信号源等。、车站BAS控制器、远程I/O、现场总线、网络设备、车站操作员工作站、传感器、接口转换设备等构成。每个车站采用2套冗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