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秦始皇陵兵马俑艺术成就.doc

格式:doc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秦始皇陵兵马俑艺术成就.doc

上传人:1006108867 2016/3/12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秦始皇陵兵马俑艺术成就.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页眉. .页脚. 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成就.( p39 ) 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特点总体而言就是: 雕刻手法写实, 注意细节刻画。 1974 年陕西省临潼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发现, 揭开了秦代艺术的神秘面纱, 随即也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堪称“中国美术史上的革命”,它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二十世纪考古史的最为壮观的发现”。兵马俑位于秦始皇陵封土东侧 公里处,共发现三个,坑总面积达 20000 多平方米,加上一个未建成的,依次编为一至四号坑,共发掘出战车百余乘、陶马 600 余匹、陶俑近 8000 件,还有其他的青铜兵器。秦兵马俑阵势庞大,组织严整,巨大的规模和气魄,是秦王朝国力和武功强大的象征, 是对秦始皇统一伟业的歌颂, 高超的写实水平和对人物精神气质的成功塑造, 充分体现了那一时代雕塑艺术的飞跃发展和进步。《孙子兵法》开宗明义: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从中可见, 古代的军队在国家中占有的重要地位, 也可窥见秦始皇一统天下的奥秘。就从艺术角度看, 它体现出了较高的艺术水准, 堪称艺术精品。秦始皇兵马俑的艺术特点首先是它的高度写实性。秦始皇兵马俑坑所展现的军队阵容是完全按照当时秦军的实况设计的, 所以其中的秦俑、陶马、车也是按实物大小制成。秦以前的雕塑以装饰性为主, 而秦俑采用了写实的刻画方式, 带有明显的肖像性和写生性的特征。陶俑一般身高 米左右, 最高者可达 2米, 均为彪形大汉。陶马一般身长 2 米,通高 米,与真马大小相等,形体比例正确,形象栩栩如生,如此大规模的陶马群在中国雕塑史上也是一个突破。其次是它的传神。秦兵马俑的写实并不只是简朴地按照现实摹刻下来, 而是经过了艺术的处理。不同的人物形状, 不同的官阶, 不同的性格特征, 不同的精神面貌, 如此这些都体现在了秦俑的身上, 可见它的造型刻画不仅实现“形似”而且还达到“神似”。秦俑以头部的刻画最为精致。通过对面部的精心刻画将秦军的各种人物表现得生动万分。秦俑的传神特征还通过艺术的夸张和提炼表现,它的刻画不是追求细枝末节,而是抓住了要害的部位进行艺术处理。对陶马的塑造也是如此, 用洗炼概括的塑造手法便将一匹匹战马刻画得形象和生动。除了马头的塑造较为细腻多变化以外, 四肢与胸部都用大写意的夸张手法, 棱角分明, 肌腱隆凸, 臀部浑圆, 腰部微凹, 显得强健有力。没有过多复杂的线条, 流畅并富有韵律感, 让人感觉到如真马一般, 但却似无法在现实中找到的神马。灵活多样的艺术技巧也是秦始皇兵马俑的艺术特点之一。秦俑的刻画并不是单一的, 而是运用了多种多样的艺术技巧。对比就是其中之一, 如刻画细微的铠甲和简洁的下身衣纹, 精致的武官、发式和简单的躯体。这些对比处理出于整体效果的统一, 使形象既简洁又丰富, 在朴拙中见精致, 局部精细但不失整体的气势。另外秦俑也是圆雕、浮雕、线雕的统一体, 运用塑、堆、捏、贴、刻、画等民间常用的传统技法, 成功地塑造出生动的勇士形象。每一个陶俑和陶马都是完整的统一体, 可谓多种的刻画手段集于一身。另外, 兵马俑的本来面目其实是彩绘的。秦兵马俑身上所绘的颜色并不是简单的千篇一律, 而是经过严格的色彩配置, 体现出整体的色彩效果。一般来说, 兵俑大多是红色上衣配绿色或蓝色下衣, 手和脸多用粉红, 衣袖衣领多用绿色或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