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浅谈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几点对策.doc.doc

格式:doc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浅谈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几点对策.doc.doc

上传人:lily8501 2016/3/12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浅谈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几点对策.doc.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文件来源于料下载网浅谈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几点对策浅谈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几点对策粮食安全,是个永恒的话题,尤其是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拥有着庞大人口的国度, 粮食安全问题有着比任何国家都重要的意义。 2006 年以来的全球粮食市场的表现为:粮食生产无法满足旺盛的消费,世界粮食市场的供求关系日益紧张,整体库存急剧下降,截至 2008 年3月底,世界库存量已降到 53天,全球粮价持续攀升,围绕着有限的粮食资源的争夺逐渐展开。据统计,近几年来全球粮食生产年均增长幅度仅为 % ,而年均消费却增长了 1%左右,预计未来 5~10年间全球粮食价格将有可能上涨 10% ~20% ,粮食市场波动将进一步加剧。中国是人口大国,经过几十年的奋斗,我们基本上达到了粮食自给。但是,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发展,人口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粮食消费需求呈刚性增长,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气候变化等因素对粮食生产的约束日益突出。为此,国务院讨论并原则通过了《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使粮食自给率稳定在 95% 以上, 2010 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 5000 亿公斤以上, 2020 年达到 5400 亿公斤以上。贯彻落实《纲要》,达到预定的宏伟目标,应该在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中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以来保障我国粮食安全: 一、完善粮食收购机制,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农民的“收入安全”与“粮食安全”互相制约,没有农民的“收入安全”就不可能达到“粮食安全”。现在很多农民种粮没有什么积极性,关键在种粮的效益不高。今年中央财政安排“三农”支出达到 5625 亿元,比上年增加 1307 亿元的基础上,再增加农业投入 亿元,直接补贴给农民,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国家三次提高农资综合直补标准,两次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水平。但是大部分散户农民甚至连自己的补贴是怎样算出来的都不知道,很多农民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实惠。粮农种粮积极性下降,导致技术推广不畅,种粮效益难以提高,所以有关部门还要在制定政策的基础上,扎实研究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如何落实国家惠农政策,保证粮食补贴落实到每个农民手中。有的人认为:按农民向国家交售粮食的数量对农民进行补贴,更有利于调动那些真正种植粮食的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让国家有限的资金发挥出最大的效益,确保我国的粮食安全;也有人认为:改成了按交粮量来发放补贴,***的空间会猛增,有粮的农民可能一斤粮都交不上去,反倒是那些有关系的粮贩子与有关部门官员,勾结起来狼狈为奸大食其利。农民可能连现在仅有的一点粮食补贴都拿不到,种粮意愿必然更加下降。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还是得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一方面:与农民签订能体现保护农民利益的收购订单。只有这样才能免除粮农的后顾之忧,才能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这是搞好粮食收购的前提。另一方面:建立和完善有效的惠农政策的宣传、贯彻实施及监督体系。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杜绝坑害农民利益的***现象的发生,确保农民多种粮多收入,从而真正得到政策补贴的实惠。二是如何稳定农资价格,使大多数农民得益。稳定农资价格,主要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方面:完善化肥、种子、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调控机制。第二方面:强化农资成本监审工作,控制农资价格过快上涨第三方面:完善并落实农业生产用电、用油的优惠政策,降低农民种粮成本。第四方面:加强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监督检查,严厉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