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用爱点亮留守儿童的心(云南省富源县黄泥河小学李燚)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变化,农民进城打工已经成了一种普遍现象。特别是我们云南今年遇到了百年一遇的大旱农民看到干裂的土地无法耕种,进城打工成了最佳的选择,他们舍下年幼的子女,背上沉重的行囊,把生活的重担交给年迈的父母,同时也把教育和管理的责任交给了社会、学校和老师。于是在我们的班级中出现了一些特殊的学生——留守儿童,在我教的这个班41个学生中留守儿童就有10个,他们中父母一方出去打工的有5个,父母双方都去打工由祖父母监管的有3个,寄养在亲戚家中的有2个,这些同学普遍都有一些问题,他们由于亲情缺失,心理健康方面存在阴影,很大一部分表现出内心封闭、自卑懦弱、行为孤僻、缺乏爱心和交流主动性,还有的脾气暴躁,冲动易怒,常将无端小事升级为打架斗殴。对这部分同学的管理和引导成了我们班主任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几年的实践和探索,我发现教育这些孩子最重要的是要对他们施予爱心,用爱点亮他们受伤的心灵,具体说来是这样的:一是建立个人档案。新学期伊始,我就着力调查每个学生的出生年月日,父母的联系方式以及他们的家庭住址和基本情况。对于一些特殊的学生特别是留守儿童不仅要跟他们的父母取得联系还要跟他们的监护人取得联系,,了解清楚监护人的年龄、文化水平、家庭情况以及跟孩子的关系,还有父母在外地的工作性质、文化程度,还要观察留守孩子的道德品质、行为录在我的工作笔记本上为孩子们建立好个人档案。二是组建留守儿童学习小组在一个班的留守儿童这个群体中他们的学习情况也是多元化的,多数成极端化的趋势,一部分孩子因为得不到家长的辅导而变得非常自觉和独立,学习成绩非常优秀,另一种情况却与此相反,长时间没有人管理甚至是过问他的学习加之自己不自觉学习非常差。总的说来,留守儿童在家里都没有好的学习环境,所以我在学校里为他们组建了专门的学习小组,让他们彼此之间互帮互学,同时也鼓励其他同学加入进来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三是建立完整的辅导机制。留守儿童在家中没有人对他们进行辅导,这种情况下老师和同学对他的辅导显得尤为重要,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常常留心他们的学习情况,鼓励他们遇到不懂的问题多问老师和同学。在我们班,有十来个孩子离家较远中午不回家吃饭,我就安排他们大的照顾小一点的,特别是有一个孩子年纪最小爸爸妈妈不在家性格又内向,他的家庭作业经常乱画画就交给我,我常常在课堂上对他进行单个辅导然后指定一名成绩好又懂事的同学在课后辅导他,跟他交流经验,时间长了之后他就找到了一些方法也改变了学习习惯,不但学习跟上去了性格也外向了许多。四是定期进行心理健康检查与指导。留守儿童由于亲情缺失,存在严重的“情感饥渴”,我争取每一个月去家访一次跟他们交流情感,坐下来温和地跟他们说话,问一问:“哪个煮饭给你吃?”“你想爸爸妈妈吗?”“老师帮你打个电话给他们好不好?”这些看是非常平常的问题对于缺少父爱母爱的孩子来说无疑是一缕春光能温暖孩子的心田。我班有一个学生,开学的时候让他们介绍自己的家庭他始终面无表情一言不发,后来我了解到他的妈妈到外省打工一去不返,爸爸也撇下他往别处走了,孩子跟着年迈的爷爷奶奶生活极端贫苦,在班上他从来不跟同学说话。了解到这个情况我定期进行了几次家访,想方设法搞到了他父母的电话帮他联系父母,这样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