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与孩子一起成长西航三校郭静宜清风徐徐,夜色沉沉,在这万籁俱寂的时刻,静静地回想起我可爱的弟子们。细算之下,发现至今竟已从教近九年,期间有过坎坷,有过艰辛,但体会更深的却是心灵上的收获,一种其他行业所体会不到的幸福。尤其是这五年的班主任工作,更让我发自内心地喜欢上了这个行业,我称这是“累并快乐的一种修行”。在这一过程中,我和学生们一起学习,一起成长,一起收获。初为人师时的我,有着一股无法比拟的冲劲和闯劲,至今想来仍觉得犹如昨日。诸如主动帮学困生“加餐”;为性格内向的孩子“找朋友”,与家庭特殊的孩子谈心,等等。那时觉得自己俨然一个“救世主”的角色,总是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架势,总想将所有孩子百炼成钢。虽为学生解决了问题,但也走过不少弯路,错过了许多教育契机。曾今因为不了解孩子家庭情况而“告状”,导致学生被家长打得身上淤青;因为想要纠正孩子不按时写作业的习惯强留学生而遭遇家长不理解;因为与学生沟通欠缺技巧而导致学生某些小错误屡教不改。随着教学实践的不断深入,我开始向周围的同事学习,与家长们探讨,俯下身子和孩子们谈心,留心细微处的教育,我的工作渐渐变得得心应手,与家长和孩子们逐渐变成了朋友,这些大朋友和小朋友使得我的教育之路变得内涵更丰富,精神更愉悦。记得刘某某的父亲带着他来报到时,小男孩站在我的讲桌前这里摸摸那里动动,从他随意翻阅我的办公用品的那一刻,我就意识到他的好动和调皮。果不其然,开学一周,课堂上下座位,拉着前排同学说话,课间打人,几乎将所有坏习惯在他身上做了个集中体现。与家长谈过后才知道,家长做生意,孩子几乎没人管,从小疯跑疯玩习惯了,一下子还真收不住。而且看得出来,家长也的确没时间去管他。像所有老师一样,我对他进行特别照顾,座位在我眼皮下,课堂常提醒,课间多关注。如此时间久了,同学们也知道了,他比较特殊,难免有人对他另眼相看,而我却认为是在照顾他。他的逆反心理越来越严重,课堂上偶尔还会吹个口哨,用嗓子眼偷偷哼歌。我的严厉呵斥,我的苦口婆心,在他那里都被反弹回来。那时的我,对他的教育真是快要到达束手无策的境地了。没想到一个不经意的发现却成了我教育的转折点。那天下课以后,我看到紧接着的是室外课,所以就留在教室批改作业。忽然,刘某某的身影闪进了教室,似乎是拿了水杯,又急匆匆地冲出教室。“哎呦!”随着一声呼喊,我听到了撞击声,倒地声。“你没事吧?没撞伤你吧?”待我走出教室时,我听到了刘某某的询问,看到他不顾自己也摔倒,先询问对方的话语,看到他弯着腰扶起小同学的一幕。忽然间心里暖暖的。原来,我一直觉得“无药可救”的他,有一颗善良的心灵啊!那天下午的品德课上,我隐去姓名,和班里的孩子们讲述了这令我感动的一幕,正当大家纷纷猜测这是谁的时候,我看见了他略略羞涩的表情。当我告诉大家这是刘某某时,孩子们先是惊讶,随即报以热烈的掌声,而我,含笑给他送去了代表荣誉的小葵花。从那以后,他的作业变得整齐了,每一次家庭作业总是早早交给我,询问是不是已经批改。那眼中,分明闪烁着期盼和希望。有时我会摸摸他的头,微笑着告诉他有些课堂或作业中存在的问题,他说会努力改正。现在的他,虽然偶尔还会犯老毛病,但已经不会用打人来吸引老师和同学的关注,课堂上,也能看到他举起的小手;运动场上,能看到他为班级荣誉摩拳擦掌的身影。以他为榜样,我又鼓励班里与他学习情况相近的孩子跟他比一比,互相督促,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