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忆童年的散文1500字斗转星移,岁月转匆匆,时光宛如一双无形的手将我从童年的温梦里抛出,游荡在这色彩缤纷的世界数十载,却无法驱散那个被爱包裹得严严实实的童年——无尽的眷恋。我出生在一个被自己称之为‘寒烟山庄’里,祖父是45年入党的老党员、老干部,老人家曾为革命立过汗马功劳,在村里可以说是德高望众。祖母那时曾做乡里的妇联工作,父亲那时在政府机关工作,母亲那时是乡村的音乐教师。家里的气氛也算是温馨详和。童年时,我与家人相处的日子不多,我的整个童年都是在外婆家度过的,对于家里的记忆不多,儿时觉得家里象个闹市,整天乱哄哄的,上至县政府的领导,下至村中的百姓都是家里的常客。乡邻里一遇到困难总是来家里找爷爷奶奶,经常看到他们哭哭涕涕的来,高高兴兴、千恩万谢的走,他们缺衣少穿时,豁达的长辈们总是用家里的粮食衣物接济他们。政府机关的领导经常来乡下视察,他们喜欢来我家,家里成了他们办公的落脚点。记忆中,童年家里很少有清净的时候,我极不喜欢家里的那份热闹。童年时,祖父母好象不太喜欢我,因为我是家里的次女,是个女孩。爷爷奶奶特别喜欢男孩,很想要个孙子。所以我的到来很是让他们失望,从我懂事起,我就知道自己是个非常不受待见的人。但是还好,爸爸妈妈还是特别的爱我。儿时的我体质很弱,爱生病,时常处在病魔的痛苦煎熬中。性格有点孤僻,不爱说话。祖父母老是觉得我一点生气都没有。记得祖父经常说:“这孩子整天一句话都没有,长大做媳妇给人家还不得受气呀。”我那时总是在心里“哼”了一声,头扬起来转身就走。其实,我也不喜欢祖父母的性格,整天是大嗓门,说话跟敲锣一样响,但乡邻还是很拥戴他们的,跟祖父母说话都是毕恭毕敬的。那时候就觉得他们特别‘怕’祖父母。后来我知道那不叫‘怕’是一种敬畏。祖父母在为人处事上还是有一定的人格魅力的,这一点我不能否认。童年时我与祖父母的不和谐大概也是出自我与他们性格截然不同的缘故吧?我具有安静的性格,也喜欢宁静的生活。那时除了祖父母,家里的亲戚朋友都很喜欢我,他们当中有好多人曾经要我做他们的女儿,尽管父亲知道他们的条件要比我家优越得多,我跟随他们也一定会很幸福,可一向最偏爱我的父母,考虑再三终没有舍弃我。我很感激父亲的这一决定。我真切的记得在我上小学二年级时,病得很重,不得不休学,那天刚好外公来我家,看着瘦弱的我埋怨母亲,这个环境怎么能让孩子养好身体,我把她带走。那天外公真的把我带走了,没有争取家里的同意。外公的家很清净,我很喜欢。,宽敞的房子,有点古式的建筑,窗棂和家具都带有雕刻的图案,门前高高的石阶,房子盖得高高。家里只有外公、外婆、舅舅家的三表姐和我,舅舅和姨妈都在外地工作,很少有时间回来。在这个清静安逸的环境里我的病养好了,外公就把我送到他们那的小学读书。我每天在外婆的娇宠下生活,三表姐就大不相同了,她大我很多,性格象一个男孩,没事的时候总喜欢拿一个弹弓在林子里打鸟,外婆经常训斥她没个大姑娘样,坐没坐像站没站像,一点都不安分,不懂一点礼数,更主要的一条是不允许她出去和男孩子说话交往。不管外婆怎么说教,她总是我行我素,外婆气不过,就叫我不要跟着她转。我那时都觉得外婆有点偏心,其实三表姐人很好,勤快能干,只是性格外向,不是外婆理想中的淑女形象而已。时代在进步,三表姐一个在城市长大的女孩自由散漫惯了的,怎么可能听得进去外婆的说教。外婆的封建礼教对三表姐根本不管用。三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