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绍兴简介.doc

格式:doc   大小:44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绍兴简介.doc

上传人:iris028 2020/5/7 文件大小:4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绍兴简介.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一、景观概述绍兴是一座旅游城市,与杭州,是你的浙江之旅中最不能错过的两座城市。绍兴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历史博物馆。让我们沿着年代的线索,结合古迹和人物,先作一次绍兴的神游。上古时期,浙东沿海已有越族人民活动。至尧舜禹时代绍平原一片汪洋,然后便有了治水的大禹。史载,大禹会盟诸侯、取妻涂山以及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就发生在绍兴北郊安昌以东的涂山。大禹陵位于今天绍兴的南郊区,历代祭祀不断。大禹之前的舜是绍兴隔壁的余姚人,百官朝舜即迎接舜为王传说发生在今绍兴地区的上虞市,上虞市政府所在地名百官镇因这段故事而得名,镇上有当代新建的舜王陵。到春秋时期,这里属越国,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期间,名大夫范蠡在会稽山北侧的山会平原筑建都城,名大越城,这座大越城即在今天绍兴城区的范围,今天绍兴城西北侧的府山即是当年大越城西北角替代城墙的天然屏障。府山上,有后世纪念古越国的纪念性建筑越王台。而古越国留下的真正古迹,是位于绍兴南郊印山的越国王陵,据初步考证是勾践之父允常之墓,已于今年开掘开放。吴越时期的著名美人越女西施,是今属绍兴地区的诸暨人,诸暨现有西施故里景区。秦王统一六国,绍兴划入会稽郡,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东巡会稽,命李斯手书铭文,在会稽山中刻石记功,此碑于宋代散失,清代仿刻现存绍兴文管处,拓片可在绍兴市博物馆观赏。史页翻到东汉,当时的会稽(绍兴)由于地处山会平原,水患依然频频,太守马臻力排众议,兴建鉴湖水利工程,于平原上东西筑起堤堰,在城南形成面积约二百平方公里的鉴湖水库,自此绍兴北部平原由沼泽渐成良田。马太守因修建鉴湖影响了当地富户的田产利益,皇帝听信匿名诽谤,将他车裂而死。今天的鉴湖遗迹尚存绍兴西郊,湖边有马臻墓和马太守庙,在绍兴人心目中,马臻的功业是可以与大禹并举的。至东晋,绍兴出了一位大书法家王羲之,一篇《兰亭集序》为书法之经典。今天绍兴南郊有兰亭景区,城区有题扇桥和戒珠寺,都是与王羲之有关的纪念地。唐代,以鉴湖和山***上为招牌风景的绍兴成了著名旅游区,引来无数文人墨客来此游览吟颂。李白说“镜湖水如月,耶溪女如雪”,杜甫说“越女天下白,鉴湖五月凉”。又有“山***上,应接不暇”的说法,以形容绍兴至天台的沿途风光,今天的旅游者又开始注意这条“唐诗之路”,其起点便在绍兴。南宋王朝迁都临安(今杭州),人口、知识、财富的南迁对绍兴的经济文化又是一大促进。绍兴元年(1131年),宋高宗赵构驻跸于此,从这一年开始,绍兴成为这座城市的名称。南宋六位皇帝的陵墓,今天在绍兴东郊,宋六陵历尽劫难,仅剩平地上六丛松树,隐约标志着皇陵的位置。元明两代,绍兴出了两名大画家,诸暨人王冕和山阴人徐渭。王冕以画梅竹著称,而泼墨写意的徐渭则是“青藤画派”的创始人,今天在绍兴城区有徐渭故居青藤书屋。至清末、民国,绍兴人再次凸现在中国的历史舞台上。“隐忍以复仇,慷慨以成事”,秋瑾、徐锡麟等反清志士展示了绍兴人的血气。在城区的大通学堂、轩亭口、秋瑾故居以及东浦的徐锡麟故居,可以重温一个世纪前的那段历史。鲁迅,这个名字与绍兴紧密相连,鲁迅童年和少年都在绍兴度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今天每日游人络绎不绝。新中国总理周恩来祖籍在绍兴,其祖居也已供游人参观。绍兴地势南高北低,南部是会稽山,北部是宁绍平原。平原中部河网密布,所以有了无数古桥,使绍兴被称为“万桥之乡”;平原上也偶有小山丘露出地表,岩石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