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工业革命专题研究一、含义和背景一工二工时间 18 世纪 60 年代—— 19 世纪六七十年代 19 世纪 70 年代——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含义机器生产取代手工操作 1870 年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 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背景政治前提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建立资本主义制度在多国建立资本殖民、贸易资本积累市场殖民扩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劳动力圈地运动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和人身依附关系技术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工业革命时期积累科学发展二、两次工业革命之不同?主要国家?主要工业领域?能源?动力?显著特征?交通工具?生产力?生产组织形式?世界市场英;美德轻纺;重化煤炭;电力石油蒸汽机;电动机内燃机蒸汽机的使用经验积累;电力的广泛应用科学重要蒸汽机车汽船;电车汽车飞机内燃机车远洋轮船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工厂;垄断组织基本形成;最终形成三、工业革命对西方国家的影响?生产力?工业化、城市化?生产组织形式?经济危机?经济思想?代议制民主政治发展?社会关系?对外扩张?国际关系紧张重商主义→自由主义无产阶级与工业资产阶级对立,工人运动兴起、发展经济政治国际关系英: 1832 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议席美:两党制法: 1875 年宪法,民主共和制德: 1871 年宪法,君主立宪制一战四、工业革命后的殖民对亚非拉的影响 A、殖民主义是灾难和祸害,造成了亚、非、拉地区的贫困落后。(破坏性) B、殖民主义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技术、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促进了殖民地历史的发展进步。(建设性) 五、用史实说明工业革命对中国造成的影响?破坏性、灾难性(主观、主流) 一工后:一鸦、二鸦及不平等条约二工后:甲午、八等条约原料产地、商品市场、资本的投资场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附庸、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建设性(客观) : 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传统经济结构逐步解体) 洋务运动——近代工业起步民族资本主义兴起、发展维新变法、辛亥革命( 政治近代化) 新文化运动(思想文化近代化) 向西方学习:技术——制度——思想文化中国人民救国的探索(经济近代化) 有人说: “鸦片战争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近代文明。”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说明理由。?不同意。?灾难是主流。?客观上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六、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的影响?原因与条件: 经济、军事实力增强; 市场、原料、投资的需求; 物质条件:交通工具、通讯手段的发展?方式:政治:在亚非拉建立殖民地半殖民地经济:推销工业品、收购原料、投资?经济侵略手段:一工:商品输出为主二工:资本输出为主?世界市场形成:一工后:基本形成二工后:最终形成七、工业革命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衣:棉布; 染料、人造纤维?行:火车、汽船; 电车、汽车、飞机、内燃机车、远洋轮船?用:电灯、塑料、化肥、药品?通讯:电报、电话?娱乐:电影?环境:大气污染、白色污染、化肥污染科学技术是双刃剑八、工业革命对环境的影响?一工:动力:蒸汽机能源:煤炭?二工:动力:电动机、内燃机能源:电力、石油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