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2
文档名称:

普通心理学入门-课件PPT(精).ppt

格式:ppt   页数:7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普通心理学入门-课件PPT(精).ppt

上传人:huiwei2002 2016/3/14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普通心理学入门-课件PPT(精).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普通心理学入门(选修) 普通心理学入门(选修) 韩玉伟韩玉伟真正困扰我们的不是事物本身,而是我们对事物的看法。第一节第一节绪论绪论一、心理学概述一、心理学概述 1. ? 心理学是什么?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和活的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动规律的科学。 2. ? 心理现象是什么? ①①生活中的心理现象歌生活中的心理现象歌--- --- 心心向荣心心向荣听声看字认图表, 听声看字认图表, 感觉知觉感觉知觉第一哨。第一哨。边听边记边思考, 边听边记边思考, 思维记忆思维记忆前后跑。前后跑。动眼动手抗干扰, 动眼动手抗干扰, 注意注意稳定品质好。稳定品质好。老师提问举手早,外部老师提问举手早,外部言语言语立功劳。立功劳。老师幽默大家笑, 老师幽默大家笑, 情绪情感情绪情感全来到。全来到。女生真比男生笨?学了女生真比男生笨?学了能力能力就知道。就知道。文静好动有差别, 文静好动有差别, 气质气质类型有一套。类型有一套。你我你我行为行为映心理,生活一书真奇妙。映心理,生活一书真奇妙。③③心理现象的分类心理现象的分类上述心理现象分为两大类,心理过程上述心理现象分为两大类,心理过程和和人格人格感觉、知觉、记忆、表象、思维、言语、想象情绪、情感、意志以过程的形式存在,都要经历发生、发展和结束的不同阶段心理过程心理过程认知需要、动机、能力、气质、性格表现个性的心理特征,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人格格 3. (发生心理现象从何而来(发生 P3 P3 ) ) 4. (发展(发展 P4 P4 ) ) 5. ? 心理现象有何规律? 例 : 耳听不到却为实 2006 年9月2日《新闻晨报》《***听不见的“神奇手机铃声”在校园流行》日前,一种“神奇手机铃声”正在广州中小学生中流行,据称 25 岁以上的***往往听不到该铃声,因此一些中小学生就把装有该铃声的手机堂而皇之地带进教室,在课堂上公然拨响了同学的手机,而老师对此却毫无觉察。例例 的分析: 的分析: 应用原理:第三节感觉与知觉应用原理:第三节感觉与知觉第二单元、第四单元相关知识第二单元、第四单元相关知识 1. 1. 16~20000 16~20000 赫兹赫兹的空气振动是听觉的适宜刺激,我们把这的空气振动是听觉的适宜刺激,我们把这个范围的空气振动叫声波。比个范围的空气振动叫声波。比 16 16 赫兹低的次声,以及比赫兹低的次声,以及比 20000 20000 赫兹高的超声人们都听不到。赫兹高的超声人们都听不到。 2. ,人们对在听阈范围内,人们对 1000Hz~4000Hz 1000Hz~4000Hz 的声音最敏感, 的声音最敏感, 对这一范围声音的耐受性也比较高。对这一范围声音的耐受性也比较高。 3. ,随着年龄的增长,首先丧失人的听觉感受性和年龄有关,随着年龄的增长,首先丧失对高频声音的听觉,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低频声音听觉逐渐对高频声音的听觉,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低频声音听觉逐渐丧失。丧失。据了解,这种铃声原型为英国一家公司发据了解,这种铃声原型为英国一家公司发明的明的““青少年超音驱逐器青少年超音驱逐器””,这种驱逐器会,这种驱逐器会发出发出 14400 14400 赫兹赫兹的声音。的声音。 5. ? 心理现象有何规律? 例例 眼见不一定为实眼见不一定为实 19 19 世纪,有这样一种世纪,有这样一种““降神会降神会””。主持者。主持者把室内的灯都熄灭,窗帘遮蔽得严严实实, 把室内的灯都熄灭,窗帘遮蔽得严严实实, 然后点上一支蜡烛插在烛台上,摆放在桌子然后点上一支蜡烛插在烛台上,摆放在桌子中央,大家静静地围坐在四周,盯着那一点中央,大家静静地围坐在四周,盯着那一点微弱的亮光。不一会,人们发现光点好像开微弱的亮光。不一会,人们发现光点好像开始四处飘动,似乎还有微风轻拂,于是主持始四处飘动,似乎还有微风轻拂,于是主持人宣布,他所召唤的人宣布,他所召唤的““灵体灵体””到来了。到来了。例例 的分析: 的分析: 应用原理:第三节感觉与知觉应用原理:第三节感觉与知觉第六单元第六单元相关知识相关知识 1 1、有时物体在空间中并没有发生位移,却能被知觉为、有时物体在空间中并没有发生位移,却能被知觉为运动,这种现象叫做似动现象。运动,这种现象叫做似动现象。 2 2、似动现象之所以出现,主要因为光点缺乏任何视觉、似动现象之所以出现,主要因为光点缺乏任何视觉的框架作参照,只要附近出现其他刺激因素,那么这的框架作参照,只要附近出现其他刺激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