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32. 测试环境 . 测试环境 . 测试工具 43. 测试需求 . 测试功能点 . 性能需求 54. 准备工作 75. 测试完成准则 76. 测试风险 87. 测试设计策略 . 组合测试用例策略 . 测试执行策略 88. 业务模型 场景启用模式 99. 测试报告输出 。为了保证后期在业务量不断增长的情况下系统后能够稳定运行,需要对核心业务场景的压力情况有充分了解。因此,希望在模拟生产环境的情况下,模拟用户并发数,对系统核心业务进行压力测试,收集相应的系统参数,并最终作为系统稳定运行的依据,同时为系统调优提供指导。编写本方案的目的是指导本次性能测试有序的进行,相关人员了解本次压力测试。:项目负责人、测试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使用该系统的总用户数;同时在线用户数:在一定的时间围,最大的同时在线用户数;测试环境模拟客户使用环境(最好模拟客户实际使用的配置环境)。具体如下:测试环境被测系统环境需要和线上环境一致网络环境:Lan(100M)硬件环境:应用服务器数量:1台配置:型号、CPU、存等数据库服务器数量:1台配置:型号、CPU、存等测试客户端数量:3台配置:型号、CPU、存等软件环境:操作系统:Ubuntu12,Windows7,WindowsXP应用服务软件::。主要思想是使用虚拟用户(Virtualusers)来模拟实际用户对系统施加压力。模拟图如下:测试需求测试功能点本次测试涉及到的模块为:登录功能在线商品充值订单查询性能需求登录系统平均响应时间小于等于5秒钟;在线商品充值处理时间要小于等于2秒;订单查询系统响应时间在3个月在3s之,超出3个月,可在2-10s之。,系统用户数为1600;2014年12月份总订单数量为160144笔订单,12月份高峰日订单数量为9205笔订单,另外根据网吧提交次数,,那么,在高峰日:平均每天访问用户数量=高峰日订单总数量/单个用户日平均提交的订单数量=9205/≈320即平均每天访问用户数量320个;平均并发用户数计算公式①C=nL/T其中C是平均并发用户数,n是平均每天访问用户数,L是一天用户从登陆到退出的平均时间,T是考察时间长度(一天多长时间有用户在使用系统);对于一个典型用户来说,一天之用户从登陆到退出系统的平均时间为4小时,在一天,用户在8小时使用该系统;那么平均并发用户数C=nL/T=320*4/8=160并发用户数峰值:②C1≈C+3*根号C=160+3*根号160=200(注:公式①②遵循泊松分布理论)由此可以计算出当网吧用户数量达到16000家时对应的平均并发用户数和并发用户数峰值,如下图所示:系统名称系统用户数平均并发用户数并发用户数峰值系统a1600个160个200个系统b16000个1600个2000个(注:根据2012年淘宝报告显示,,最高峰时同时在线用户数为6000万,按照这个规律计算,网吧系统达到16000个用户时,最高峰同时在线用户数为2500+),网吧业务包括:游戏充值、查询记录、账户管理、资金管理,根据业务分配,游戏充值业务占总业务的60%,查询记录占30%,账户管理占用5%,资金管理占用5%,详见下图:业务名称游戏充值查询记录账户管理资金管理业务占比60%30%5%5%、充值、查询功能进行功能测试,且功能测试全部通过;测试环境服务器:开发搭建并保持和线上环境一致;测试客户机:既定的三台客户机,,,超出三台机器的需要,会另增测试客户机;对于登录功能、充值和查询功能,事先录制好相应的测试脚本,包括参数化、关联等,准备好测试数据,并且调试好,脚本能够成功的回放,保证在测试的时候能够顺利的运行;创建测试场景,并配置好每个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