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微课程培训总结篇一:微课学习体会微课学习体会通过对于微课的学习和体验,我认为微课作为一种新兴教学方式,有很多重要意义:,时间简短,知识点明确,可以为学生提供一种“自助餐”式的学习体验。无论是学习新知识,还是课后复习,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性地学习某些知识难点或者技能,并且可以反复学习,针对性强,灵活性强,学习时间充足,可以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在10分钟以内,并且主题明确,只有一个,可以使学生在这段时间里把注意力全部集中起来,不易分神。,尤其是移动终端的快速崛起,网上学习、手机学习或许会成为日后的主流学习方式,而微课正是适应了这种改革趋势,走在发展前沿。,学生们可以自定学习计划,按照自己的步调来安排学习内容,自己搜索,自主检测,培养学生对于学习的元认知能力。。篇二:微课程制作学习培训总结(杨晓蓉)微课程设计与制作学习总结为提高职业院校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同时推进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及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成果在教学实践中的广泛应用,促进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发展,我和申玉虹老师很荣幸参加了由教育部数字化学习支撑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主办、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中心协办“微课设计及制作培训”,培训时间为2014年7月14日至7月18日,历时5天。收获很大,受益多多,现总结如下:这次培训分为两大模块:一是基础理论课程讲座,二是技术实践课。在几个专家的基础理论课讲座中,我了解到了信息化基础理论、未来课堂、微课的设计流程、类型以及发展等。使我对微课程的制作有了浓厚的兴趣,为我们更好的开展信息化教学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手段。在技术实践课的学习操作中我学会了如何做出一个微课录制需要的PPT,以及PPT中我们平时没有注意到的细节和技巧。如何利用Camtasiastudio进行视频和音频录制,如何利用edius进行视音频的编辑,如何利用AfterEffects进行微课片头制作。我们小组的成员精诚团结,通力合作。从微课案例内容的选择到课程设计,素材准备与提取到编辑、制作、剪辑、合成。针对微课程录制过程进行了全面的、系统的理论讲解和实际操作引领;参训学员按要求、分步骤进行实践操作,制作过程中遇到问题及时反馈给老师,并进行反复地交流探讨,直到弄懂、掌握为止。培训达到了预期效果。我们小组录制了一节“箍筋绑扎”的微课作品。在微课作品汇报展示中,我们小组的作品得到了专家的好评。在观看其他小组的微课作品中我感觉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知识的理解、分析、判断、推理、鉴别、欣赏、评价、应用等;即使是单纯的语言的表达,也饱含了施教者的情绪、爱好、兴趣、激情、信念、承诺等情感价值观的东西,最终一起通过施教者的身体活动呈现出来,与纯粹的知识一起影响、感染受教育者,是教育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从听取专家的建议中我归纳了微课录制要注意以下几方面:1、时刻谨记您的微课程用户是学生。2、一个微课程只说一个知识点。3、尽量控制在5-10分钟以内。4、不要轻易跳过教学步骤,即使很简单,很容易的内容。5、要给学生提供提示性信息(例如:用颜色线标识,屏幕侧边列出关键词,用符号图形标注等)。6、微课程是整个教学组织中的一个环节,要与其它教学活动环境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