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2
文档名称:

企业家的员工培训手册_GLZY8.pdf

格式:pdf   页数:4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企业家的员工培训手册_GLZY8.pdf

上传人:管理资源吧 2011/11/6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企业家的员工培训手册_GLZY8.pdf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企业家的培训手册 
8 小时工作,24 小时思考
“8 小时工作,24 小时思考”是一种可敬的责任感。工作没有完成,那你就不要休息,直到完成了为止;工作还不能完
全令人满意,那你就不断想办法,直到没人挑剔为止;工作出了任何问题,你要勇敢承担,深刻反省,直到问题彻底解决并
且防止今后再次出现。
“8 小时工作,24 小时思考”是一种强烈的主人翁精神。既然是这个团队的一分子,你的利益和整个团队的利益就是紧紧绑
在一起的,那么“团队兴衰,匹夫有责”,即便你位卑言轻,看到了问题就要说,看到了漏洞就要补……这种主人翁精神是
不分 8 小时内外的,只有随时随地把跟团队相关的事看成是自己的事,这个团队也才会真正把你看成是自己人。
“8 小时工作,24 小时思考”是一种不需要人来督促的工作主动性。上级不会拿鞭子抽着你干活,在 8 小时以外,他无法控
制你的行为,即便是在 8 小时以内,他也无法控制你的思想。只有你对职业的尊敬、对工作的热情、对前途的渴望,才是你
把工作做好的核心动力。

第一章 24 小时思考,才能 8 小时干好
一个人,在一个组织中扮演的角色是否重要,关键就看他主要负责的是“事务型”的工作还是“思考型”的工作;能
力的高低,也主要从他所完成的“思考型”工作的成绩如何来判定。埋头于事务的员工,肯定是低层次员工,他只要做好上
级分配给他的,方向甚至方法都已经明确了的工作就可以了。也许他们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也许他们工作熟练、态度认真,
但他们只能成为一项工作所要求配备的“人手”,而不是能够有效掌控工作,更好完成工作,乃至于引领和开创工作新局面
的“人才”。
用好你的 8 小时,那足够了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一天二十四个小时是适用于三分法的,即 8 小时工作,8 小时睡
眠,还有 8 小时用来处理生活、娱乐等问题。
八个小时工作,一天中三分之一的时间,对于一个无所事事混日子的人来说,真是够难
打发的了。还没上班就盼着下班,周一刚开始就盼着周末;一张报纸看半天,一件小事拖一
月;领导在时一个样,领导不在时另一个样;对工作毫不热心,对工资非常热心……这些人,
混在其中,也乐在其中。他们以为自己很聪明,能够“哄”住单位,“哄”到薪水。即使这
个地方混不下去了,他们换个地方照样混。
其实这样的混是最愚蠢的。他们哄来哄去,最终哄的是自己。时间一天天、一年年过去
了,他们的能力不进反退,事业毫无起色,再这么混下去,又能混几时呢?
而对于一个想做事、愿进步、渴望成功的人来说,巴不得一天能有 25 个小时,8 小时?
那怎么够!
在我们这个时代,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二十一世纪最宝贵的是什么?
除了人才,还有时间。在某些高档写字楼里,灯火彻夜不灭,人们带着睡袋和简单的洗漱用
具,恨不得就在办公室里安营扎寨了。一边是追求高薪水、高报酬;一边是把一天中的一半,
甚至是三分之二的时间都投入到工作中。加班熬夜,成了一个让很多人习以为常的事;工作
狂,成了不少职场中人的代名词;抑郁、焦虑、过劳死,已经开始威胁许多人的身心健康。
据社会学家统计,8 小时以外的工作,有大约 30%确实是出于单位工作的需要,或者是由
行业特点决定的,但 70%的绝大多数,是由于员工自身时间管理不善、工作效率低下导致的。
也就是说,是我们自己延长了我们的工作时间。
我在一家文化单位任职时,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大多数员工都会在下班时间过后
仍然留在电脑前工作。一开始,我对大家的“敬业”精神感到由衷的敬佩,慢慢地,觉得不
对头了。就拿我这个部门来说,分配到每个人头上的工作量其实完全可以在 8 小时内就能够
完成的,可是身为主管的我,承担的工作更多,最多拖个半小时也就能结束一天的工作了,
可下面的员工却常常比我工作得更晚。于是我有意留心了一下他们的工作状态,发现:
,他们开始吃早餐,一边吃还一边七嘴八舌地闲聊上班路上看到了
一件趣事、昨天看的一部电影、前天买的一件新衣服……直到我这个主管发话了,他们才开
始把嘴给闭上。后来单位制定了一项制度——凡是工作时间开始后还在吃早餐的,一律以迟
到论处。有些人就开始抱怨,说根本没时间吃早饭,只好在单位楼下买了上来吃,单位没有
人情味。他们不会想想,8 小时工作对于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如果你用个人的生活来挤占工
作时间,那么工作也自然会去挤占你的生活时间。
,半天还进入不了工作状态。他们东摸一下、西蹭一下,自己都不知道
自己要干什么。等他们终于找到事做了,一个上午差不多快过去了。
,时间还多的是。他们把工作放在一边,开始上网干私人的事情,浏览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