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2010 年哲学生活基础知识和典型题哲学生活典型主观题 1 .材料 1 :消费购物袋在为消费者提供便利的同时,由于使用数量巨大及回收处理不到位等原因, 其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程度十分惊人。为此, 国务院颁布了《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 按照该通知的精神, 2008 年6月1日开始, 我国禁止生产、销售、使用超薄塑料购物袋、并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材料 2: 2008 年6月6日,在“限塑令”实施5天后,某市记者发现大型商场落实得比较好, 但小型市场, 如菜市场, 大多数摊店还提供免费超薄塑料袋, 有红、蓝、绿、白四种。其中,一位水果摊贩向记者诉苦说: “很多顾客买东西时,几毛钱都要争半天,如果塑料袋再收钱, 要影响生意; 其次, 像樱桃等, 只能用袋子装, 而顾客自带袋子的比较少, 我们不给袋子怎么办? ”运用《生活与哲学》的有关知识, 回答下列问题: (1 )结合材料 1 ,从矛盾力量不平衡的角度,阐述国务院颁布《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的哲学依据。( 6 分) (2 )根据材料 2 ,阐述面对“限塑令”带来的不便应该如何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 11 分) 2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黎明前的黑暗一年轻人执着地追求自己心中的目标, 但许多人都不理解他, 因为他一直拿不出令人信服的东西来证明自己。可是他却不以为然。人们惊诧于他那天真般的决定,他却说; “黎明前的黑暗,在充满信念的人眼中,与白昼何异! ”没有人知道他眼前的黑暗是否真的会变为白昼, 但是, 有一点却是人们无法否认的——他的眼中其实早已没有了黑暗。一个人, 已经看到了“光明”, 此时, 再来讨论他眼前的黑暗, 反而成为某种“无稽之谈”。(1 )材料主要体现了该年轻人怎样的哲学思维方法,并加以说明。( 5 分) (2 )用所学哲学知识,联系材料,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谈谈如何对待挫折与失败。( 12 分) 3 .面对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某企业迎难而上、积极应对,化“危”为“机”,实现了新的发展。该企业把自己的成功秘笈概括为四条: 一是解放思想, 鼓足干劲, 发挥人的创造能力; 二是以敏锐眼光抓住政策带来的契机, 把机遇变成实实在在的商机; 三是凭借拥有的过硬的自主研发能力,大力发展自主品牌;四是调整产品结构,推进企业生产转型升级。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知识回答: (1 )化“危”为“机”蕴涵着唯物辩证法的哪些观点?( 6 分) (2 )该企业是如何化“危”为“机”,实现新的发展的?( 11 分) 4. 材料: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是实实在在的问题, 国家提倡大学生实行自主创业, 然后在创业中出现"100 人创业, 95 人死掉或受伤, 只少数人可以摇摇晃晃地走过去”是大学生创业的真实写照。正是由于成功率不高, 大学生创业广受争议。对大学生而言, 自主创业的进取精神令人钦佩, 即使失败, 这段经历也是人生的宝贵财富。大学生在创业时, 要有足够的“杭击打”能力, 要做好承受失败和挫折的准备; 大学生创业的过程中, 忽略了书本知识与实际的联系,好高鹜远,,盲目求新、求异。或者一味地信赖于人们过去的经验走不出传统的圈子。因而出现创业不创新, 创业难成功的局面。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回答(1) 运用唯物辨证法的发展观分析, 大学生创业为什么容易遭遇失败和挫折? (8分) (2) 请从创新观的角度出发,提出大学生创业成功需要注意的问题。(9 分) 5.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 :有这么一个县: 2007 年,它的 GDP 达到 亿元,比 2000 年翻了近一番; 财政收入达到 亿多元,比 2004 年增长 4 倍。这个县不仅是全省商品粮、优质肉猪和肉牛基地县,而且还被评为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材料 2: 据有关媒体最近透露, 该县的发展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一是牺牲了资源, 无证采矿达到触目惊心的程度,资源也遭到毁灭性破坏;二是牺牲了环境,就是“山挖空了,地挖陷了,水挖断了。”过去喝山泉水,现在出现人畜饮水困难;三是牺牲了社会和谐,个体老板、干部与农民收入的比例是 100 : 10:1 ,群众不满;四是牺牲了公共事业,教育的投入不足让许多到城里上学的农村小孩, 只能校外租房; 五是牺牲了治安稳定, 信访案件与刑事案件攀升,结案率却不足 30% 。材料 3: 发展不仅是经济问题, 发展应该也有好坏和真假之分, 区分标准就是科学发展观。只有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才是真正值得赞美的发展。让百姓得到实惠、让百姓满意,是发展的根本。根据上述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回答: (1) 结合材料 1、材料 2, 运用辩证唯物论的有关哲理分析该县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