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一、图形的变换1、轴对称图形: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对折,两边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2、成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①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②对称点的连线与对称轴垂直;③对称轴两边的图形大小形状完全相同。3、物体旋转时应抓住三点:①旋转中心;②旋转方向;③旋转角度。旋转只改变物体的位置,不改变物体的形状、大小。二、因数与倍数1、因数和倍数:如果整数a能被b整除,那么a就是b的倍数,b就是a的因数。2、一个数的因数的求法: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是1,最大的是它本身,方法是成对地按顺序找。3、一个数的倍数的求法: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方法时依次乘以自然数。4、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5、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最小的偶数是0;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最小的奇数是1。6、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7、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5、能同时被2、3、5整除的最大的两位数是90,最小的三位数是120。8、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最小的质数是2。9、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最小的合数是4。10、100以内的质数: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67、71、73、79、83、89、9711、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12、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13、一个质数有2个因数,分别是1和它本身;一个合数至少有3个因数,14、因为“1”只有1个因数,所以“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15、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这些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那个就叫它们的最小公倍数。16、如果两数是倍数关系时,那么较大的数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17、如果两数是互质,那么它们的积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18、几个数的公因数只有1,就说这几个数互质。三、长方体和正方体1、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2、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3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4正方体是由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5、因为正方体可以看成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所以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6、长方体有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相对的棱的长度相等。一个长方体最多有6个面是长方形,最少有4个面是长方形,最多有2个面是正方形。7、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每个面的面积都相等,有12条棱,每条的棱的长度都相等。8、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宽+高)×4=(a+b+h)×4  9、长=棱长总和÷4-宽-高  10、宽=棱长总和÷4-长-高  11、高=棱长总和÷4-长-宽       12、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棱长×12     L=a×12      13、正方体的棱长=棱长总和÷1214、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15、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a×b+a×h+b×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