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3
文档名称:

[教学]自评说明.doc

格式:doc   页数:5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教学]自评说明.doc

上传人:df158687 2016/3/15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教学]自评说明.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自评说明一级指标办学条件二级指标经费三级指标 1 评估标准: 1) 、办学管理体制落实, 财政性生均教育经费( 一次性基建投资不计)、生均公用经费不低于全区平均水平且逐年增长; 2)、教职工工资及国家政策性规定的各种津贴及奖金按时、足额发放;3)、教职工经济收入水平逐年提高。自评说明: 1 )学校办学管理体制落实,已完成由三级办学向政府办学的过渡,建立了相应的财务管理制度和分配体制,实行统一报帐管理;财政性生均教育经费(一次性基建投资不计)、生均公用经费不低于全区平均水平且逐年增长; 2) 教职工工资及国家政策性规定的各种津贴及奖金按时、足额发放;3 )教职工工资逐年增长,街道寒暑假的补贴逐步提高,学校还争取桥头居委会给教职工的生活补贴, 教职工经济收入水平逐年提高并高于街道的平均水平。资料目录 1校董会成员名单、办学董事会奖教奖学条例 2校董会会议记录 3学校经费收支情况表(复印件) 4政府投入学校经费情况一览表 5生均教育经费和生均公用经费统计表 6 教工工资、补贴、奖金收入一览表。近三年月工资表、每年 12月份工资表 7上级有关教工工资晋升,补贴,奖金发放文件责任人:黄斌自评说明一级指标办学条件二级指标场地三级指标 2 评估标准: 小学占地不少于 30000 ㎡( 老校不少于 15000 ㎡) ,初中及九年一贯制学校占地不少于 50000 ㎡(老校不少于 30000 ㎡);小学生均占地不少于 16㎡(城市老校不少于 10㎡),初中生均占地不少于 20㎡(城市老校不少于是 16㎡)。自评说明: 我校创办于 1951 年,现校址由桥头居委会斥资 2000 多万兴建,于 2004 年 9月建成并投入使用。学校占地面积 54126 平方米,现有 19个教学班,学生 103 7 人,生均占地面积为 平方米。资料目录 1 学校占地使用权证 2 学校红线图、平面规划图 3生均用地面积统计表(附:近三年学生人数) 责任人:邓礼华自评说明一级指标办学条件二级指标校舍三级指标 3 评估标准: 小学校舍建筑面积生均 8 ㎡以上,初中校舍建筑面积生均 10m 2 以上,寄宿生每生增加 3㎡;校舍设计和建筑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自评说明: 1 )我校建筑面积 平方米,生均建筑面积为 19 平方米; 2) 校舍设计和建筑质量经有关检测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安全、消防、设施等符合要求。资料目录 1校舍建筑面积统计表(楼层平面图) 2生均建筑面积统计表 3学校建筑施工图纸 4工程竣工验收证明(部分) 责任人:邓礼华自评说明一级指标办学条件二级指标规模三级指标 4 评估标准: 学校规模 18个班以上;小学班额不超 46人,初中班额不超 50人。自评说明: 1)学校现有 19个教学班,学生 1037 人; 2)学校严格执行“ 1+5 ”文件, 现在平均班额为: 人;学校计划明年开春后扩班,将班额控制在 45人左右。资料目录 1 学校规模表 2 学年度班编、班均、班额对照表责任人:赖祥胜自评说明一级指标办学条件二级指标校园三级指标 5 评估标准: 校园建设符合国家要求,规划、布局合理,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分开; 校园整洁、美观;教师住房按有关住房政策全部落实。自评说明: 我校占地面积 54126 平方米,按省一级标准(36个教学班规模及配套功能室) 兴建,建筑面积达 平方米。现有教学班 21 个,在校学生 931 人。学校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布局合理,错落有致;校园环境优美,绿化率达 70% 以上。绿草地、生物园、休闲区为主体的三大绿化区域,组成了三个梯次的立体绿化网。校园内一年四季,繁华似锦;教学大楼,气势恢弘。在适当的地方种植花草,达到了良好的育人效果。大力搞好校园绿化、美化、净化、文化,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为学生提供优雅舒适的学****环境,把学校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示范园区; 2)一个幽雅、美观的环境会给人以舒适感,同时对人的不良行为也有一种约束力,给人的行为提出较高的要求,潜移默化中使人的行为趋向文明。因此,在校园的规划、环境的建设上,我们大力唱响“环境育人”篇章。其一、创造出一个优美、高雅、充满园林情趣、艺术感染力强、品位高的校园环境,实现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和谐统一,让校园环境陶冶人。其二,科学管理,让校园环境塑造人, 让学生做到了“三个一样”:即人前人后一个样,老师在与不在一个样,校内校外一个样。蓬勃向上的氛围,增强了全校师生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实现了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的综合效应,从而实现校风、学风、教风的根本性转变; 资料目录 1学校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示意图 2校门口及校内各校舍、景物照片 3学校整体规划图 4教师住房登记表 5工程竣工验收证明责任人:陈远辉自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