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 不悔梦归处,只恨太匆匆。 2. 有些人错过了,永远无法在回到从前; 有些人即使遇到了,永远都无法在一起,这些都是一种刻骨铭心的痛! 3. 每一个人都有青春,每一个青春都有一个故事,每个故事都有一个遗憾,每个遗憾都有它的青春美。 4. 方茴说:“可能人总有点什么事,是想忘也忘不了的。” 5. 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 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 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 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 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 2. 老人们都笑了,自巨石上起身。而那些身材健壮如虎的成年人则是一阵笑骂,数落着自己的孩子,拎着骨棒与阔剑也快步向自家中走去。 3. 石村不是很大,男女老少加起来能有三百多人,屋子都是巨石砌成的,简朴而自然。东北话中的一些满语词汇( 转载) (2007-08-16 15:17:28) 转载▼满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历史久远、人数众多、文化发达的一支。曾经主宰了中国的命运。由于满族和汉族几百年来的杂居生活,使他们在语言、生活习惯、生产、文化等方面与汉族的差距越来越小。如今,在东北的一些满族自治县里,大多数满族人在几十年前甚至一百多年前就过上了汉族人的生活。而满族语言,现已被国家认定为濒危语言。据报道,满族文化的最后遗存地并不在满清的发源地辽宁抚顺新宾县,而是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三家子屯,然而即使在那里,在 15个以满语为母语的老人当中,说得相对娴熟的只有 3人,他们的满语水准还不及祖辈的“一半儿”。这3位老人都已经年过八旬。他们去世之时也就是满语退出历史舞台之日。世界上将再没有活的满语存在。这个屯子里最老的满族老太太,其实也未曾有过哪怕一天真正的满族生活。在网上看到关于东北话中一些满语词汇的帖子,特别转载过来,假如几年、几十年后,满语真的消失了,最起码我们还会记得在我们的日常交流中,即使只是一点点,那也是满语存在的证明。东北话中的一些满语词汇地名地名吉林:满语“吉林乌拉”的简称,“吉林”的意思是沿近,“乌拉”的意思是“大川”。舒兰:满语“舒兰”,意思是果实。蛟河:满语“蛟河必拉”简称。“蛟河必拉”意为乞丐(叫花子), 哈尔滨:女真语“哈里宾忒”,满语“哈勒费延”。汉译“扁状的岛牡丹江:满语牡丹乌拉,汉译“弯”。佳木斯:满语甲木克寺噶珊,汉译“驿丞屯”延吉市:原满名延吉冈,意为“有岩羊的地方”和龙市:原满名合隆,意为“山谷”汪清县:原满名旺钦,意为“堡垒”图们市:原满名图们色禽,意为“万水之源抚顺的章党原为满语“扎克党”,意为“松树”。富拉尔基: 达斡尔族语意为红色之岸梅里斯:如果是满族语的话应该是 mailise( 买里色)的变音,意为麦子 1. 不悔梦归处,只恨太匆匆。 2. 有些人错过了,永远无法在回到从前; 有些人即使遇到了,永远都无法在一起,这些都是一种刻骨铭心的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