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2
文档名称:

描写冬天银杏树的词.doc

格式:doc   大小:58KB   页数:3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描写冬天银杏树的词.doc

上传人:1294838662 2020/5/17 文件大小:5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描写冬天银杏树的词.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描写冬天银杏树的词第一篇:《银杏的相关文化》银杏的相关文化历代文人墨客以银杏树()为题材,咏物状志,感悟人生,留卜了许多佳作精品,诗词歌赋不胜枚举。仅就银杏树诗词歌赋来说,据不完全统计,达200余首。从形式上看,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吟咏银杏树之作有诗与赋之别;从内容上看,则又有状形和咏神之异。目前,已知初唐诗人沈伶期是我国最早用诗歌咏颂银杏树的诗人。《全唐诗》收有他的《夜宿七盘岭》一诗:“独游千里外,高卧七盘西。晓月临窗近,大河入户低。芳春平仲绿,清夜子规啼。浮客窄留听,褒城闻曙鸡”。诗人以异乡的平仲入诗,是欲以银杏树的高洁寄托自己的清白。河南光山县净居寺有一株银杏树,传为唐朝道岸、定易二僧合栽,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曾在此树下读书,与银杏树结下不解之缘,他在银杏树盛果时欣然命笔:“四壁峰山,满目清秀如画;一树擎天,圈圈点点文章”。诗人视银杏树为擎天柱,喻累累银杏树果实为奇妙文章,表达了对银杏树的敬慕之情。现在该银杏树干需两人合围,树高20m,已成为当地的一大景观。唐代伟大的诗人、画家王维,晚年曾隐居陕西蓝田辋川,这甲山青水秀,原是初唐诗人宋之间的别墅。天宝三载后,王维因在政治上不得意,便买下此处,修葺改造成草堂精舍,作为隐居之所。王维很喜欢这个地方,曾作画《辋川图》,与友人裴迪赋诗唱和,为辋川二十景各写了一首诗,共得四十篇结成《辋川集》,其中《辋川集·文杏馆》更是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名篇。现在辋川有一株高20m、胸径近2m的古银杏树,相传为王维手植。“文杏”,有人说是指银杏树,也有辞书考证,“文杏”系杏树的—个异种(《中国果树志·银杏树卷》);但由于辋川尚存王维手植银杏树的缘故,所以多数后人把《文杏馆》当作吟咏银杏树的诗作。宋代是历史上银杏树发展的鼎盛时期。北宋文坛巨擘欧阳修,为后世留下许多优秀诗作,其中在《鸭脚》中他写道:“鸭脚生江南,名实未相浮。绛囊因入贡,银杏树贵中州”。在《答梅宛陵圣俞见赠》一诗中有句:“鹅毛赠千里,所重以其人。鸭脚虽百个,得之诚可珍”。前一首介绍银杏树的由来和珍贵。后一首是因为千里之外能得到友人梅尧臣赠送的银杏树,他颇感珍贵,便赋诗抒发相互的情谊。梅尧臣收到欧阳修的诗,则依其韵作《酬永叔谢予银杏树》诗:“去年我何有,鸭脚远赠人。人将比鹅毛,贵多不贵珍”。明代诗人吴宽在收到朋友赠送的银杏树后,写诗答谢。诗云:“错落朱提数百枚,洞庭秋色满盘堆。霜余乱摘连柑子,雪里同煨有芋魁。不用盛囊书后写,料非钻核意无猜。却愁佳惠终难继,乞与山中儿树栽”。南宋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闶作《瑞鹧鸪·双银杏树》,是中国古典银杏树诗词中的精品。词曰:“风韵雍容未甚都,尊前柑橘可为奴。谁怜流落江湖上,玉骨冰肌未肯枯。谁教并蒂连枝摘,醉后明皇倚太真。居士擘开真有意,要吟风味两家新”。作者托物言志,是对银杏树和爱情的赞歌,渎来感人至深。河北省遵化县禅林寺内生长着13株古老的银杏树。树下碑文记载,此处先有禅林,后有长城。而在没有禅林时,银杏树就早已存在了。清代遵化州进士史朴睹物思情,赋诗道:“五峰高峙瑞去深,秦寺云昌历宋金。代出名僧存梵塔,名殊常寺号禅林。岩称虎啸驯何迹,石出鸡鸣叩有音。古柏高枝银杏树实,几千年物到而今”。作者通过描写和尚们世代与银杏树为伍,逝者已成为塔林,柏树只余高枝,而银杏树还青春常驻、种实累累来衬托银杏树的寿命之长,实是高明之笔。北京西山大觉寺有两株古银杏树,树冠硕大,荫布满院。清代乾隆皇帝到此巡视时,曾题诗描述古树雄姿。诗云:“古柯不计数人围,叶茂枝孙绿荫肥。世外沧桑阅如幻,开山大定记依稀”。1986年1月,诗人苗得雨在访问了山东“银杏树之乡”郯城后,写下了《唱给银杏树之乡——写在郯城》,称颂沂河两岸的奇丽风光,对老百姓通过栽植银杏树致富表达了“其欣喜之情何如”的欢快心境。山东省莒县浮来山定林寺是《文心雕龙》作者刘勰校经、写作之处,寺内占银杏树历尽沧桑3000多年,以其雄健伟岸和历史悠久吸引了无数墨客骚人,这株古银杏树可能是历代以来被吟咏最多的银杏树。清顺治甲午年(1654年),莒州太守陈全国在银杏树下立碑志铭,诗曰:“大树龙盘会鲁侯,烟云如盖笼浮丘。形分瓣瓣莲花座,质比层层螺髻头。史载皇王已廿代,人径仙释几多流。看来今古皆成幻,独子长生伴客游”。清代康熙年问鸿儒、诸城名士李澄中曾作《定林寺银杏树》:“嘉树何年植?空王此旧台。秋声连莒子,山色漫浮来。枝偃蚊龙蛰,凤鸣雷雨开。鲁公盟会处,事往有余哀”。诗作追溯古银杏树栽植的历史和它见证的重大历史事件,描摹银杏树的奇伟壮观,占朴苍劲,寄寓“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的感慨。现代作家王希坚也曾作《浮丘留字》二首,咏赞浮来山定林寺古银杏树:“矗立浮来银杏树王,人寰百代历沧桑,鲁侯莒子今安在?树更葱茏花更香”。“山林幽静脱俗尘,义理穷究识见真。面壁校经甘寂寞,文章千载有知音”。凭树吊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