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
文档名称:

《中医护理学》教学大纲.docx

格式:docx   大小:45KB   页数:2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医护理学》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buzaiwuzhuang123 2020/5/18 文件大小:4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医护理学》教学大纲.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医护理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02020061课程名称:中医护理学(ChineseMedicineNursing)学分:2总学时:36学时理论学时:24学时实践学时:12学时课程类别:选修开课时间:第3学期适应专业:护理学专业四年制本科二、课程简介:中医护理学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的预防、保健、治疗和康复活动。《中医护理学》是护理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主要讲述了中医护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本课程既突出了中医特色,又根据学科发展需要引入了现代护理学的思想及概念。《中医护理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综合性课程。其实验课(中医护理基础技术操作)主要讲授各实验项目的目的、用物准备、操作程序及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其中针刺法、灸法、拔罐法、刮痧法等是中医护理基础操作的特色。这些实验不仅是中医护理学基础学****中的重要环节,也是整个护理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通过实践,学生可以验证、巩固和补充课堂讲授理论知识,培养学生观察、综合分析能力及运用所学的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学****要求学生系统地掌握中医护理理论知识;掌握各种中医护理基础技术操作;能够运用中医理论对常见的临床疾病进行整体护理,并且能将现代护理学的思想与传统医学护理有机的结合起来,培养中西结合的高级护理人才。跟相关课程的衔接:健康评估、系统解剖学、生理学学时安排(一)中医护理学课程总学时一览表章次教学内容理论学时实践学时合计第一章绪论22第二章中医基本理论10414第三章中医护理基本知识44第四章中医护理基本技术4812第五章辩证施护44总计36(二)实践项目教学一览表序号实践项目名称实践项目提要学时方法备注1护理技术一耳穴压豆法、穴位按摩法、拔罐法等4实验2护理技术二针灸、刮痧4见****3腧穴腧穴定位4实验五、课程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基本内容、基本方法等第一章绪论【教学目标】掌握中医学的特点: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护;熟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熟悉中医护理学发展概况。【教学要求】学生树立现代中医护理理念;掌握中医护理的基本内容、特点和原则;掌握临床常用中医护理操作技能;能运用中医护理程序为护理对象实施整体护理。【重点、难点】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教学时数】理论2学时【教学内容】(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黄帝内经》现存的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经典著作,为中医学莫定了理论基础。《神农本草经》我国第一部药学著作,载药365种,早期对药物进行分类。《伤寒杂病论》张仲景著,丰富和发展了辨证论治的原则。《医林改错》王清任著,勇于改正古医书在人体解剖方面的错误。(2)(1)整体观念人体的统一性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2)辨证施护辨证—分析、辨别、认识疾病的证候施护—根据辨证结果确定相应的护理措施【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第2章中医基本理论【教学目标】掌握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精气学说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了解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掌握各脏腑的主要生理功能;掌握气、血、津液的来源和功能;熟悉气、血、津液之间的相互关系;重点掌握经络学说概念;经络概念;十二正经系统;络脉概念;奇经八脉概念;经络的临床运用;了解经络系统的组成;络脉的功能;奇经八脉的功能;掌握病因的概念及分类;掌握病机的概念;掌握望、闻、问、切的主要方法和临床意义;掌握八纲的概念;掌握表里辨证、寒热辨证、虚实辨证各自的鉴别要点;熟悉六要结合辨析。【教学要求】学生树立现代中医护理理念;掌握中医护理的基本内容、特点和原则;掌握临床常用中医护理操作技能;能运用中医护理程序为护理对象实施整体护理。【重点、难点】阴阳学说的基本概念和特征,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五行学说的基本概念及特征,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心、肝、脾、肺、肾的主要功能;精的基本概念、生成、功能;气的基本概念、生成、运行、功能及其分类;血的基本概念、生成、运行和功能;津液的基本概念、代谢和功能;经络的概念和经络系统的组成。【教学时数】理论10学时,实践4学时【教学内容】第一、(1)功阴阳学说的基本概念阴阳,是对相关事物或现象的相对属性或同一事物内部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2)阴阳学说的主要内容事物的阴阳属性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阴阳对立制约、阴阳互根互用、阴阳消长平衡、阴阳相互转化(3)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从整体上说明人与自然、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用于疾病的诊断、用于疾病的治疗。:用来说明事物之间相互资生和相互制约的关系相生:某一行事物对别一行事物具有促进、助长和资生的作用相生顺序: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克:某一行事物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