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七章国际服务贸易协议第一节服务贸易的国际性协议《服务贸易总协定》第二节服务贸易的区域性协议第一节服务贸易的国际性协议: 《服务贸易总协定》 3、在多边贸易框架上的交锋 2、三个阶段的谈判 1、服务贸易总协定产生背景一、《服务贸易总协定》的产生发达国家积极倡导服务贸易自由化。?美国积极倡导实行全球服务贸易自由化?欧盟起初持疑虑,但经过调查转而坚决地支持美国?日本为调和与美国之间日益尖锐的贸易摩擦,也始终支持美国。 : ①发展中国家的资本-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很薄弱, 不具备竞争优势; ②过早地实行服务贸易自由化会挤垮发展中国家尚处于幼稚阶段的民族服务业③有些服务行业还涉及国家主权、机密和安全。发展中国家对服务贸易自由化由坚决抵制到逐步接受其次,大部分发展中国家认识到自己若只成为被动的接受者,其利益将会受到更大的损害。随着发达国家在服务贸易谈判问题上的认识逐步统一,发展中国家坚决抵制的立场有所改变。首先, 一些新兴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某些服务业已取得相当的优势。因此,许多发展中国家也先后表示愿意参加服务贸易谈判。 2. 三个阶段的谈判第一阶段从 1986 年 10 月 27 日正式开始到 1988 年 12 月中期审议前为止。谈判的主要内容包括服务贸易定义;范围;原则;规则等。这一阶段各国的分歧很大,主要集中在对国际服务贸易如何界定问题上。第二阶段从中期审议至 1990 年6月为止。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行的中期审议会上,谈判的重点集中在透明度、逐步自由化、国民待遇等服务贸易的基本原则; 此后的工作主要集中于通讯、建筑、交通运输、旅游、金融和专业服务各具体部门的谈判。 GATS 的文本结构采纳了“亚非提案”的主张,并承认成员方发展水平的差异,对发展中国家作出了很多保留和例外。第三阶段从 1990 年7月至 1993 年 12 月。这一阶段由《服务贸易总协定》的框架内容的基本明朗到最终达成《服务贸易总协定》。? 1990 年 12 月的布鲁塞尔部长级会议上,服务贸易谈判组修订了“服务贸易总协定多边框架协议草案”文本。?在 1991 年底形成了《服务贸易总协定》草案。? 1993 年 12 月5日,贸易谈判委员会在搁置了数项一时难以解决的具体服务部门谈判后,最终通过了《服务贸易总协定》(General Agreement on Trade in Service) 。世贸组织自 1995 年1月1日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继续乌拉圭回合谈判的未尽议题,其中,关于服务贸易具体部门的分项谈判是这些议题中的重头戏。目前,世贸组织已在金融服务、基础电信和信息技术三方面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取得了重要成果。 (1) 对服务贸易谈判方式和程序的争论美国:商品和服务贸易按 GATT 规则进行一揽子谈判。发展中国家:分开进行,因为 GATT 协议对服务贸易的适应性差。经过磋商,对二者的谈判分开进行,所谓双轨制谈判,将服务贸易作为与商品贸易并列的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