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濮阳市中心城区快速路网优化及控制规划设计任务书.doc

格式:doc   大小:2,735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濮阳市中心城区快速路网优化及控制规划设计任务书.doc

上传人:1017848967 2020/5/20 文件大小:2.67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濮阳市中心城区快速路网优化及控制规划设计任务书.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濮阳市中心城区快速路网优化及控制规划设计任务书 濮阳市城乡规划局2017年12月目录一、背景理解 1二、规划范围和年限 3三、规划目标与层次 4四、规划的主要内容和重点 5五、规划成果主要内容 9六、工作进度要求 10一、背景理解枢纽城市的城市定位,需要快速路衔接濮阳市位于京津冀、山东半岛、中原三大经济区的几何中心,是河南省对接河北、山东的重要节点地区,濮阳市应站在区域城市化融合发展的视角,抓住区域交通系统功能提升、交通联系日趋紧密的重要机遇期,有效发挥快速路系统对外交通衔接功能,避免过境对外交通与城市交通的相互干扰,并增强区域核心城市辐射能力,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城市区位空间结构的拓展,需要快速路引导根据《濮阳市城乡总体规划2015-2030》,濮阳市中心城区形成“中心集聚,北进东扩、西调南优”的空间发展方向。同时中心城区形成“一心三城”的多组团城市发展结构,一心为城市服务核心区,三城为濮西生态科技城、濮东高铁新城、濮阳历史文化名城。多组团格局要求城市道路网络强调组团间的贯通联系通道。快速路系统是支撑未来城市空间拓展的重要基础。城市空间结构城市机动化发展迅猛,交通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迫切需要城市道路交通容量快速提升随着濮阳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机动化进程快速发展。近五年濮阳市域机动车保有量年均增长率为10%,至2016年底,,其中私人小汽车保有量增长迅猛,%,。机动车千人拥有率约为136辆。机动车出行的大幅增多造成了城市动静态交通需求的急剧膨胀,与有限的道路交通资源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为了更好地适应城市化和机动化的发展,改善道路的服务水平,需要对快速路系统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国内外机动化发展历程和道路建设经验表明,城市快速路建设需要在高速机动化前期启动,美国是在千人机动化水平达到100辆左右时开始筹备,在突破200辆/千人时全面开展建设;在国内,北京、上海千人机动化水平不到50辆时已开始了快速路的建设。因此,濮阳市在坚持公交优先的前提下,必须加强城市道路网体系的构建,为来势汹汹的机动车提供充足的交通通道。落实城市总体规划与综合交通规划的要求根据城市空间形态特点和道路交通发展需要,为更好的解决目前道路系统存在的道路结构失衡和道路容量不足的主要问题,满足城市综合交通规划提出的充分利用快速路服务于城市对外交通和组团主要机动车走廊的要求,当前阶段迫切需要构筑符合濮阳市城市空间形态、具有与对外交通衔接良好、有效疏解城市交通、快速联系城市组团功能的快速路系统,支持城市空间拓展,促进城市形态有机演变,有效缩短城市时空距离,增强城市吸引力,支撑城市经济发展。总体来说,作为城市道路系统的基础骨架,濮阳市快速路系统的合理规划和建设对支撑城市空间拓展,优化城市资源配置与功能,加强城市的承载力、凝聚力、辐射力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因此,为了更好地适应城市化和机动化的发展,引导和支撑城市空间优化布局,需站在长远和全局的高度,系统审视、规划濮阳市的快速路体系,并对中心城区的快速路系统进行用地预控,可为未来城市快速路建设充分预留空间,为城市各片区用地的控制管理提供依据。二、规划范围和年限1、研究范围:濮阳市行政辖区范围,总面积约为4271平方公里。2、规划范围:与总体规划中心城市范围一致,濮阳中心城区,包括主城区和濮阳县城。中心城区城市开发边界范围为北至范辉高速,南至南外环路、晋豫鲁铁路,西至濮阳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西边界、大广高速,东至209省道,总面积约301平方公里。规划范围3、规划年限近期:2020年;远期:2030年。三、规划目标与层次1、规划目标积极响应建设“豫鲁冀三省交汇中心城市,生态园林特色突出的中原绿都”的发展目标,构筑融合全市、内外协调、引领开发的快速路体系,支撑濮阳建设成为区域中心城市。并达到“对外畅达、组团快联、中心保护、枢纽衔接”四大系统目标,以及”10、20、25、40”服务目标,即中心城区范围任意一点10分钟上快速路,20分钟上高速公路,组团之间25分钟通达,中心城市内任意两点40分钟通达。2、规划层次第一层次:系统优化。根据濮阳城市空间结构及用地规划,在对中心城区既有快速路系统方案分析的前提下,提出濮阳中心城区快速路系统的整体构架、空间布局、发展规模等关键规划内容,并确定各快速路的具体功能定位。第二层次:详细规划。根据城市发展特点、快速路的功能定位、交通需求、交通特性、主要构筑物的技术要求及环境景观保护的要求合理制定各条快速路的技术标准,确定各条快速路的线路走向、节点方案、用地规模控制和建设标准等。重要节点进行多方案比选,以确定最优方案。第三层次:控制规划。深化快速路方案达到红线控制深度,便于指导用地控制规划管理。并结合城市发展,综合考虑解决当前交通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