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一、什么是膀胱炎膀胱炎约占尿路感染总数的 50% ~70% ,成人妇女膀胱炎的主要表现为尿路刺激征,即出现尿频、尿急、尿痛、排尿不适等症状。多有白细胞尿,偶有血尿,甚至肉眼血尿。一般无明显的全身中毒症状,少数病人可有腰痛、发热(通常不超过38℃)。查血象,白细胞数通常无明显增加。膀胱炎易发生于性交后、月经期后及尿道、妇科器械检查后,其致病菌多数为大肠杆菌。本病有白限倾向,约40% 可在 7~10天内自愈。膀胱炎治愈后,再次发生很常见,但大多数(80% 以上)是重新感染,而复发者较为少见。二、膀胱炎病因病理三、膀胱炎症状膀胱的炎症可分为急性与慢性两种,两者又可互相转化,急性膀胱炎得不到彻底治疗可迁延成慢性,慢性膀胱炎在机体抵抗力降低或局部病变因素加重时,又可转化成急性发作。 1.、病因及感染途径(1)致病菌:膀胱的非特异性感染最常见的致病菌是革兰氏阴性杆菌,约占 70% 以上,这些细菌包括大肠杆菌、变形杆菌、产气杆菌、副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等。其次为革兰氏阳性球菌,常见的为葡萄球菌、链球菌,霉菌感染较少见。临床上所见病例不少是由一种细菌以上所致的混合感染。(2)诱发因素:所有可破坏膀胱粘膜正常抗菌能力、改变膀胱壁正常组织结构及适合于细菌滞留、生长和繁殖的一切因素均可诱发膀胱炎的发生。如尿潴留所致过度膨胀的膀胱损伤了膀胱正常粘膜的屏障作用,下尿路梗阻引起的残余尿不能有效地将进入膀胱的细菌排出体外,结石、异物损伤破坏了膀胱粘膜的正常组织结构,肿瘤、坏死组织有利于细菌生长繁殖,腔内泌尿系检查及治疗如导尿、尿道扩张、膀胱镜检查、逆行肾盂造影等若检查者操作粗暴、无菌观念又差等, 也为细菌入侵提供了机会。另外,膀胱炎尚可继发于本系统或邻近器官的感染, 如肾脏、前列腺、阴道、宫颈等部位的炎症。(3)感染途径 :细菌经尿道进入膀胱,这一感染途径最为常见。女性的尿道短而直,尤其是婴儿期、新婚期及妊娠期更易发生膀胱炎。泌尿系检查经尿道腔内操作时细菌带入膀胱,留置尿管后亦可诱发膀胱炎。 :继发于肾脏的感染,细菌随尿液经输尿管进入膀胱。 :膀胱造瘘后与外界皮肤直接相通,膀胱阴道瘘、膀胱直肠瘘时,细菌经瘘管直接侵入膀胱引起感染。 2.、临床表现(1)急性膀胱炎急性膀胱炎发病急骤,常在过于劳累、受凉、长时间蹩尿、性生活后发病, 病程一般持续 1~2周自行消退或治疗后消退。其特点是发病“急”、炎症反应“重”、病变部位“浅”。常见的症状有尿频、尿急、尿痛、脓尿和终末血尿, 甚至全程肉眼血尿。严重者膀胱由于炎症刺激发生痉挛使膀胱不能贮存尿液,频频排尿无法计数,出现类似尿失禁的现象。因急性炎症病变部位“浅”,膀胱粘膜吸收能力很弱,尿频使脓尿得以及时排出,所以单纯急性膀胱炎全身症状轻微, 多不发热。若有畏寒、发热,则应考虑同时合并有其它泌尿生殖系器官急性感染的存在。(2)慢性膀胱炎慢性膀胱炎症状与急性膀胱炎相似,但程度较轻,其特点是发病“慢”、炎症反应“轻”、病变部位“深”。慢性膀胱炎往往继发于其它原发病灶,只有在很少情况下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因此,对慢性膀胱炎特别是屡发或长期不愈患者均须作系统的检查,找出病因以便进行有效的治疗。四、膀胱炎诊断检查急性膀胱炎由于症状多较典型,一般诊断并不困难。根据尿频、尿急和尿痛的病史,尿液常规检查可见红细胞、脓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