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蟾蜍心脏传导系实验报告.doc

格式:doc   大小:1,245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蟾蜍心脏传导系实验报告.doc

上传人:282975922 2020/5/23 文件大小:1.22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蟾蜍心脏传导系实验报告.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熟练掌握双毁髓技术。。尤其是手术剪。,并学会画和心脏相连的血管的图。,学习双穿线手法使心脏游离,辨认与心脏相连的血管,心脏传导系、起搏点4.,斯氏结扎-2。分析,了解并操作斯氏结扎-。,了解两栖类心脏的构造、循环途径及其特点二、实验原理心脏的特殊传导系统内含有自律细胞,因此具有自动节律性,但各部分的1.,自律性自律性高低不同。两栖类动物心搏起点是静脉窦(哺乳动物是窦房结)也以静脉窦(窦房结)为最高。正常的心脏搏动每次都由静脉窦(窦房结)发出冲动,沿心房传至房室结,再由房室结经房室束传至心室肌,引起心肌收缩。如给心搏起点一个刺激,则心跳频率发生变化;如阻断心搏冲动的正常传导,则出现不同的收缩障碍。原来由静脉窦传导的自律性收缩斯氏结扎是阻碍了心脏传导系,斯氏第一结扎以后,,致使心房成为其收缩舒张的开始。脉窦传导,所以刚开始结扎会有5~30min的停跳,之后自律性恢复,开始跳动。A处为斯氏第一次结扎部位,B为斯氏第二次结扎部位三、动物与器材实验材料:蟾蜍一只实验设备:手术器械:解剖盘、大头针、骨剪、直头解剖剪、眼科剪、镊子、眼科镊、动物探针,:左手食指与中指、无名指与小指分别夹着前肢、后肢,握住蛙体,拇指按住吻端使头部上下活动,两耳后腺间出现一道褶线,此线中点或用金属毁髓针沿头背中线向后移动触到一凹陷处,即枕骨大孔。拇指下压使头前俯与脊柱相连处凸起,同时将毁髓针由凹陷处垂直刺入1mm,再将针从枕骨大孔向前平行刺入颅腔并在颅腔内搅动,彻底捣毁脑组织使之成为“脊蛙”。,然后向左右两侧肩关节连接线处剪掉。用镊子捏起剑状软骨,在腹肌上剪一小口(注意不要伤及内脏器官),沿皮肤切开的位置剪下一块三角形肌肉,即可看到心包内跳动的心脏。小心用镊子夹起心包膜并剪开,暴露心脏。.(1)认识蟾蜍心各部分的构造和名称自心脏腹面认识心室、心房、动脉圆锥(动脉球)和主动脉,然后用镊子把蟾蜍心向前翻转心脏,从心脏背面区别静脉窦和心房。静脉窦略呈灰兰色,它位于前后腔静脉汇合后入右心房处,静脉窦与右心房间有一弧形白色条纹为界,叫窦房沟。(2)观察心脏各部分收缩的顺序,翻转心脏,观察静脉窦、心房、心室三部分的跳动次序。(3)起搏点观察①蟾蜍心脏心率(窦性节律)②在心脏腹侧,用眼科镊子在动脉干下方穿一线,将蟾蜍心脏翻向头端。在静脉窦和心房交界处可见到一白色半月形沟(窦房沟),沿此沟用丝线结扎,此为第一斯氏结扎。结扎后观察静脉窦和心房的跳动频率有何变化。如心房、心室停止跳动,注意何时恢复跳动及静脉窦与心房的频率。③用丝线沿房室沟作第二斯氏结扎后,观察心房、心室的跳动频率有何变化。:::六、实验结论)心脏:蛙的心脏位于围心腔内,由静脉窦、心房、心室和动脉圆锥四部分组1成。心房分为左心房和右心房。静脉窦位于心脏的背面,呈三角形,前面两角分别连接左右前腔静脉,后面一角连后腔静脉,汇集由身体前后部回来的缺氧血,通入右心房。心房由房间隔分为左右两半,左心房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