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平果县农事村办工作经验材料.doc

格式:doc   大小:53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平果县农事村办工作经验材料.doc

上传人:sssmppp 2020/5/23 文件大小:5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平果县农事村办工作经验材料.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农事村办”工作经验材料创新载体丰富内涵深化拓展“农事村办''服务工作中共平果县委组织部(2011年3月)自2007年9月开展“农事村办”工作以来,我县以便农利农惠农为出发点,以“农民办事不出村”为目标,积极推动服务窗口前移下沉,大胆简政放权,优化服务程序,健全运行机制,全县“农事村办”服务工作取得良好成效。开展“农事村办”工作以来,“农事村办”服务网络累计开展各种便民服务活动9万多次,为群众办实事好10万多件,接待群众来访、咨询13万多人次,,,受益群众达23万多人,群众满意率达97%以上。一、以“一办三中心”为依托,拓展“农事村办”服务工作为打破乡镇站所各自为阵的运行体制,拓展“农事村办”服务平台,从2009年10月开始,我县以乡镇机构改革为着力点,以政务服务为突破口,整合政府职能部门资源,理顺部门职能关系,先后在新安镇、坡造镇、旧城镇、榜坪镇等6个乡镇试行“一办三中心”服务模式(“一办三中心”即党政综合办公室、产业服务中心、社会服务中心、政策法律服务中心),分别负责机关事务、经济发展事务、社会发展事务、社会治安及法律服务等工作。“一办三中心,,按照“保留现行机构、业务一岗多责、人员统一调配”的运行机制,设立机关服务岗和驻村服务岗两类岗位。机关服务岗主要负责乡镇机关日常运转工作;驻村服务岗实行驻村流动服务,开展农村生产服务、党委政府中心工作、调处各种矛盾纠纷等工作,并在设立“农事村办”服务站的村选派驻村服务岗工作人员2人以上,做到服务全覆盖。试行“一办三中心”服务模式以来,既解决了乡镇政府机构重叠、人浮于事的问题,又提高了服务效率,实现了整合、精减、优化、共享、高效的目的。如我县新安镇是典型的大石山区,下辖18个村241个村民小组,辖区面积大,群众居住分散,最远的顶林村离镇政府有20多公里,群众出来办事至少要一天的时间。2009年10月该镇试行“一办三中心”服务模式后,每天有9人留守值班,其余53名干部(全镇共有62名干部)全部派到全镇18个村开展流动服务和中心工作,镇政府的服务窗口也由20个减少到4个,村里的事情大部分都可以在村“农事村办”服务站点办理,或者通过驻村服务岗工作人员代办;同时,群众到镇里办事也不需要楼上楼下跑了,进镇“一办三中心”就可以办完所有事了。这种做法方便了办事群众,提高了办事效率,节约了办事成本。该镇自推行“一办三中心”服务以来,共为8200名群众办理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服务,为4305名群众办理低保和有关救助,为19000多名群众提供了各类咨询服务,处理矛盾纠纷1721起,受到群众的广泛赞誉。二、探索“以钱养事”新机制,丰富“农事村办”服务内涵我县针对政府在开展农村公共服务中人员不够、力量不足等问题,结合探索乡镇机构改革,采取“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模式开展农村公共服务,探索“以钱养事”新机制。目前“权随责走,费随事转”服务内容已由原来单纯的农业技术培训拓展到卫生防疫、动物疫病防治、植物病虫害防治、农村公益事业建设、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等领域,逐步建立起以政府公共服务为主导、农民专业化合作经济组织为主体、龙头企业为骨干、社会力量为补充的“农事村办”服务体系,使“农事村办”的服务内容更丰富,服务范围更广泛,服务效果更明显,成为群众得实惠,党委、政府得民心的“民生工程”。如县人劳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