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32例胸腺瘤的临床病理分析.doc

格式:doc   大小:55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32例胸腺瘤的临床病理分析.doc

上传人:sssmppp 2020/5/24 文件大小:5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32例胸腺瘤的临床病理分析.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32例胸腺瘤的临床病理分析【摘要】 目的探讨胸腺上皮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将32例胸腺瘤根据WHO胸腺肿瘤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并进行Masaoka分期,结合临床资料和病理组织形态进行分析。结果分类:胸腺瘤A型3例,AB型12例,B1型2例,B2型6例,B3型9例;Masaoka分期:I期12例,II期9例,III期5例,IV期6例。27例获12〜95个月随访,Masaoka分期III、IV期者生存率较I、II期降低,且5年生存率低于3年。结论结合组织病理形态、免疫组化染色和临床资料可以对胸腺瘤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Masaoka分期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关键词】胸腺瘤;肿瘤,组织学类型;肿瘤分期胸腺瘤是起源于胸腺上皮或显示向胸腺上皮分化的肿瘤,不管非肿瘤性的淋巴细胞是否存在。胸腺瘤是一种较罕见的肿瘤,其发生占所有***肿瘤的1%,每年发病率1/100万〜5/100万[1]。笔者参照WHO胸腺瘤新分类标准,对32例胸腺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并结合随访资料总结胸腺瘤的临床病理特点。1对象与方法对象收集柳州市工人医院1996年1月〜XX年8月外科手术切除胸腺瘤的32例患者资料。其中男20例,女12例,年龄20〜78岁。患者多以胸痛、胸闷、气促为首发症状,体检发现者3例。伴发重症肌无力9例,其中B3型3例,AB型3例,B2型2例,B1型1例。其中30例患者有X线及CT影像学资料,影像学表现为纵隔肿块呈片状密度增高影,有钙化者5例,囊性变者9例。肿瘤直径〜i,平均,位于前纵隔者27例,其余肿瘤位于后纵隔、气管前、腔静脉后等。方法胸腺瘤切除标本用10%甲醛固定,常规石蜡包埋,HE染色,光镜检查。按WHO胸腺肿瘤分类标准进行病理组织学分型以及进行Masaoka临床分期。2结果病理检查32例手术切除标本,肿瘤直径2〜,肿瘤切面呈灰白、灰黄色,质地较软,有出血、坏死者9例,囊腔形成者8例,肉眼侵犯包膜5例,钙化4例。镜下按WHO新分类标准将本组病例分类,其中A型3例,B1型2例,B2型6例,B3型9例,AB型12例。A型镜下由梭型细胞组成,淋巴细胞少,细胞温和,特异性小,无明显结节形成,瘤细胞多成片状排列,缺乏特征性结构。B1型镜下似正常胸腺结构,有大量淋巴细胞,上皮细胞相对较少,形态如正常胸腺上皮细胞,呈圆形、卵圆形,泡状核,核仁清楚,肿瘤呈结节状分布,部分出现胸腺髓质分化,可见胸腺小体,血管周间隙可见。B2型镜下与Bl型一样具有丰富的淋巴细胞,但上皮细胞较Bl型多,且细胞呈圆形、多角型,细胞较大。肿瘤细胞形成疏松的网状结构。髓质分化少见或缺如。B3型镜下淋巴细胞少,肿瘤细胞呈多角形较B2型细胞小,核仁不明显。AB型镜下由典型A型胸腺瘤成分与富于淋巴细胞的B型胸腺瘤成分混合组成。分期与随访本组病例Masaoka分期I期12例,II期9例,III期5例,IV期6例。27例患者获随访,随访时间12〜95个月,Masaoka分期I、II期3年生存率为100%(17/17),5年生存率为%(15/17),中位生存时间89个月;III期3年生存率为%(4/5),5年生存率为%(2/5),中位生存时间52个月;IV期3年生存率为%(3/5),5年生存率为%(1/5),中位生存时间36个月。患者生存率与临床分期有关,Masaoka分期III和IV期3年、5年生存率较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