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村镇规划》课程教案课次1课时2课型(请打√)理论课√讨论课□实验课□习题课□其他□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第一章绪论第二章村镇规划的资料工作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掌握:村镇的基本特点、村镇规划的概念;熟悉:收集资料的方式和方法,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并可以运用相应方法进行分析。了解:了解我国城乡规划管理体制。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村镇、村镇规划的概念及村镇规划的任务和内容;难点:中心镇、一般镇、集镇的概念划分。教学基本内容方法及手段第一章绪论一、城乡规划法的作用1、贯彻依法治国的精神,更有利于依法行政2、城乡统筹、一体化规划3、为村镇规划建设提供法律保障4、体现了城乡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5、构建了公众参与的制度框架6、有助于建立乡村规划建设的长效机制二、居民点的概念居民点是由居住生活、生产、交通运输、公用设施和园林绿化等多种体系构成的一个复杂的综合体,是人们共同生活与经济活动而聚集的定居场所。三、村镇的基本特点、村镇规划的概念1、特点(1)区域的特点:村镇在规模、分布、平面布局以及建筑形式、构造等方面也必然产生差别——平原和山区,南方和北方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别。教师讲解与学生讨论(2)经济特点:农业经济所占比重较大。以农、收、副、渔业生产经济为主。(3)基础设施特点:基础设施不足,发展落后(4)村镇环境特点①村镇环境脏②环境建设乱③环境意识差2、概念村镇总体规划是在全乡范围内进行的村镇布点规划和相应的各项建设的全面部署。是全乡山、水、田、林、路、村综合规划的组成部分。第二章村镇规划的资料工作一、基础资料的调查与收集:(一):(1)乡(镇)域地形图:一般1:5000~1:1万,大的乡镇可用1::5万。(2)村镇地形图:1:1000、1:2000或1:5000。(3)行政区划图(或行政界线图):1:1万地形图。⑴地质资料:地层、地质构造(断裂带)、工程地质。⑵地貌和地势:地貌类型,地势起伏。⑶气象气候资料:气温(1月、7月、年平均气温)、降水(年降水、夏季降水)、主导风向、风频。⑷水文资料:地表水、地下水资料。⑸植物和土壤资料:主要植被和土壤类型及其分布。⑹自然资源:土地资源、地貌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动植物资源、旅游资源。⑴乡镇域土地利用资料。⑵村庄、集镇建设用地资料。:⑴乡镇总人口资料:总户数、总人口、男女构成、非农业人口、城镇人口、自然增长、机械增长、人口历年变动情况(30年)。年龄构成、性别构成、文化构成、职业构成、民族构成。⑵村庄、集镇:各个乡镇人口数量。:⑴经济总量:GDP、三产构成、工农业总产值、工农业比例、财政收入、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农牧民人均收入。⑵农业生产:总产值、农业播种面积、农业产量、主要农产品。⑶工业资料:工业总产值、主要工业企业(规模以上)、主要工业产品产量。⑷商业服务业:商业企业数量、分类数量、就业人数、资产总量。⑸集市贸易:集市设施、规模。:⑴对外交通:运输方式、铁路状况、公路状况、运输量。⑵村庄、集镇内道路交通:道路名称、起讫点、长度、宽度、交通量。、教育、科技、卫生⑴学校:数量、类型、教室数量、学生数量、教师数量。⑵文化体育:场地设施数量、类型、规模、工作人员数量。⑶医疗机构:数量、类型、大夫数量、病床数量。⑷科研体育机构:数量、类型、职工人数。:交通、给水、排水、供电、电信、供热、燃气、有线电视。、防洪、防震⑴消防:消防机构、消防人员、消防设备、消防栓、消防通道。⑵防洪:防洪标准、防洪设施。⑶防震:防震标准、防震裂度。⑴环卫车辆、人员、垃圾点、厕所、垃圾箱、垃圾转运站、垃圾填埋场等。⑵污染物来源和污染状况。、 建筑物资料:分布、面积、层数、质量、建筑密度。:风景游览、名胜古迹。:国民经济、农业区划、规划、交通、水利、土地利用等。第二章村镇规划的资料工作(二)调研方法:⒈拟定调研提纲⑴调查计划:⑵调查表格:⒉现场调查、勘测:实地调查。⒊资料收集:到各个部门收集相关资料。⒋召开调查会:(三)资料整理:⒈资料核实:准确性核实:调整各专业资料矛盾:⒉资料整理:顺序:⑴位置;⑵行政区划与历史沿革;⑶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⑷人口;⑸土地利用;⑹经济;⑺交通;⑻文教卫生;⑼公用工程;⑽消防、防洪、防震;⑾环卫;⑿建筑物;⒀绿化、风景、名胜。二、村镇用地的适用性评价⒈评价要求:⑴扩建和新建村镇:要对新建、扩建用地做适用性评价。⑵要考虑多种因素的影响:地基承载力、地下水埋深、洪水淹没范围(程度)、坡度、地貌现象等。⒉分类:按照土地适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