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文档名称:

学校教育制度-课件PPT(精).ppt

格式:ppt   页数:1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学校教育制度-课件PPT(精).ppt

上传人:13431315 2016/3/17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学校教育制度-课件PPT(精).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补充:学校教育制度(一)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填空、选择)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目的、要求、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学校教育制度是国民教育制度的核心,是国民教育制度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体现了一个国家国民教育制度的实质。(二)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填空、选择) ?教育制度经历了前制度化教育、制度化教育和非制度化教育的发展过程。?(1) 前制度化教育:从人类早期的教育到定型的形式化教育,即实体化教育。?(2) 制度化教育:近代以学校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3) 非制度化教育:主张非学校化观念的教育思潮。(三)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四)我国现代学制的沿革?1、旧中国的学制沿革(填空、选择) ?中国现代学制的建立是从清末开始的。面对列强的侵略和国内资本主义势力的兴起,清政府对延续几千年的封建教育制度进行改革,采取“废科举、兴学堂”的措施,开始了中国现代学制改革。(l) 1902 年的“壬寅学制”(未实行) ? 1902 年(光绪二十八年),中国首次颁布了第一个现代学制。该学制只颁布而没有实行。(2) 1904 年的“癸卯学制”(实行新学制的开端) ? 1904 年,清政府颁布并推行了“癸卯学制”。(3) 1912 年的“壬子癸丑学制”?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对旧学制进行修订, 颁布了壬子癸丑学制。该学制明显反映了资产阶级在学制方面的要求,明令废除在教育权方面的性别和职业限制,在法律上体现了教育机会均等。第一次规定了男女同校,废除读经,充实了自然科学的内容,将学堂改为学校。该学制缩短了普通教育 3年,同时,在实业教育之外,增设了补****学校。(4) 1922 年的“壬戌学制”(又称新学制或六三三学制)? 1922 年,在北洋军阀统治下,留美派主持的全国教育联合会以美国学制为蓝本,颁布了“壬戌学制”,又称新学制或六三三学制。 2、新中国的学制沿革?(1) 1951 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新学制? 1951 年 10 月1日,新中国政务院公布了《关于学制改革的决定》,标志着我国学制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2) l958 年的学制改革? 1958 年9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又颁布了《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多快好省地发展教育事业,必须动员一切积极因素”。该指示提出了学制改革的“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和“三个结合”、“六个并举”的具体办学原则。?(3) 1985 年顿布《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得到很大的发展。但是,教育不适应新形势的情况依然存在,如政府有关部门对学校统得过死,学校缺乏应有的活力,教育结构不合理等。因此, l985 年我国正式颁布《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4) 1993 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有关教育制度的内容是:确定了 20 世纪末教育发展的总目标,调整了中等教育结构,改革了办学体制,改革了高校的招生和毕业生分配制度, 改革和完善了教育投资体制。?(5)教育部《 2003 ~ 2007 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2003 ~ 2007 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有关教育制度的内容有:努力提高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水平和质量,为 2010 年全面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和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打好基础;深化农村教育改革,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教育,推进“三教统筹”和“农科教”结合;落实“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加大投入,保障完善机制;建立和健全助学制度,扶持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接受义务教育;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加快考试评价制度改革;积极推进普通高中、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多样化的***教育和继续教育;健全教育督导与评估体系,保障教育发展与改革目标的实现;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探索建立现代学校制度。(五)我国当前的学制改革(选择) ??1、我国当前学制改革的主要内容?(1)加强基础教育,落实义务教育。?(2)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3)稳步发展高等教育,走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4)重视***教育,发展终身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