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0
文档名称:

霍山石斛项目策划书.doc

格式:doc   大小:2,181KB   页数:5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霍山石斛项目策划书.doc

上传人:aena45 2020/5/27 文件大小:2.13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霍山石斛项目策划书.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霍山石斛项目策划书执行摘要产品创意管理技巧与团队市场竞争分析市场结构与营销计划业务体系与组织机构实施时间表风险分析财务分析总评评估执行摘要针对霍山石斛的稀少,我们团队在育种和培育上全程运用组织培养,并在销售中加入冷链法扩展销路。团队经安徽中医学院周健理教授指导,并由刘守金副教授成熟的全植株组织培养为技术指导。霍山石斛由于其生长条件极为苛刻和长期无节制采集,产量很少,因为它的珍贵的药用价值它只能作为国家、省、县的礼品,市场基本无法买到,所以价格极贵被称为“软黄金”。我们团队的思想就是打破传统的育种和种植模式,对安徽的特产进行培养和加工。从而达到产业化与市场化,让石斛这种进贡给国家领导人的产品走向大众,面向普通百姓。在安徽的石斛市场有个比较重要的问题,这也是整个中药界所面对的问题。石斛贵为“软黄金”在药用价值上有着无可比拟的作用,但是生长环境过为苛刻,使得石斛的产量过少,使得市场上石斛供远小于求。从而导致在石斛上产生的巨大市场可供开发利用。针对石斛的生长特点,我们团队在种植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将古老的地面种植手段与现代的组织培养技术结合,针对石斛育种困难,生长所需条件苛刻,我们将石斛的种子在实验瓶中进行人工育种,然后在土地进行种植栽培。从而大大减少石斛的成长时间,更大的提高了石斛的价值,再在成年的石斛中获得种子进行组织培养从而得到良性循环。在拥有大批量的石斛的时候,贮存和销售就成了面对的首要问题。我们团队一方面沿用古老的方式将石斛进行烘干从而达到储存运输和销售的目的。再者就是将食品上的冷链技术移植于此,进行创新将整颗石斛进行冷冻,再将冷冻的石斛装入保鲜袋或是真空袋投入各大药房以及超市,从而打入百姓市场。将收获的石斛按质量分为三等分,好的进行精包装打入高档市场,次点的泡茶,制成茶饮投入市场,其模式比较类似于现在很火的王老吉。我们在宣传方面会投入更大的比值。其方式比较类似于当年的普洱茶,将霍山石斛成功的打出安徽面向全中国以及全世界。我们团队成员姓名院系班级职务孙维巍药学院08药分总经理罗晶药学院08药学生产经理陆秀健经管学院07国贸财务主管王亚健药学院08药分销售主管李春芳药学院07药剂质检主管霍山石斛必定会很火,当地政府已经大力开发,我们可以作为第一批科技与农业结合的团队去竞争,面对同行的挑战,我们有自己的优势,第一就是组织培养的方法,这会大大缩短时间和成本。第二就是冷链的加入。这会极利于我们打入普通百姓市场,占得先机。项目总投资项目总投资5600万元。其中用于建设工程化研发所需的基础设施300万元,购置试验必需的设备、仪器等硬件投资120万元,野外保育基地建设180万元,科研开发费用100万和进行交流合作、人员培训40万元,基础建设工程300万,流动资金60万元。建厂资金2500万,宣传与广告费2000万。②资金来源本项目主要体现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是一项公益事业。投入的资金,部分由财政解决。其余的由投资商解决。项目效益首先是投资方所获得的巨大经济利益,市场价每克干石斛的价格在两百元左右,在经过我们团队方法后成本降为最低;同时时间缩小到最短,大大的提高了投资者的利益。再者就是社会的效益,中心成立后将进一步加强药用石斛资源的保护,有效地收集和保存野生药用石斛资源,防止物种灭绝和基因流失,并有针对性地开展人工繁育技术研究,向社会提供优质种源和繁育技术,满足市场需求,缓解野生资源压力,并在条件成熟后,通过石斛资源的重引入,恢复和扩大野外扩大种群资源、改善药用石斛生境生态,实现药用石斛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造福人类。产品创意我国将石斛(右图)用作药材,历史可谓源远流长,如《神农本草经》中就记载着石斛和白芨,《名医别录》中则开始记载石斛植物的生境“石斛生六安山谷水旁石上----”;陶弘景《神农本草经集注》记载了石斛的制作方法。李时珍对白芨的描述:“一棵止抽一茎,开花长寸许,红紫色,中心如舌,其根如棱米,有脐,如凫茈之脐,又如扁扁螺旋纹,性难平’与现代各地白芨主疏商品的植物形态与药材性状均相符。《本昌思辨录》:“石斛,为肾药,为肺药,为肠胃药。《本经》‘强阴’二字,足赅全量。”又说:“‘逐皮肤邪热痱气’是温者寒也;疗‘脚膝疼冷痹弱’,是寒者温也,要不出《本经》除痹、补虚二端……必收除痹补虚之益……”。可见石斛既能治病,又能补益,温、寒兼可应用的特点。历代古籍各医书,对石斛的认识和应用有很多高见,对心、肝、脾、肺、肾五脏之病,皆有应用,方剂逾数百个。最早记载天麻成书于东汉末年的《神农本草经》中,功效为“杀鬼精物,蛊毒恶气,久服益气力,长阴肥健”即指天麻可治疗脑神经疼痛,具有镇静安眠等作用。唐代《新修草本》和宋代《图经草本》中均有天麻神功奇效的记载。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对天麻的药效作了较系统的慨述:“赤箭辛,温,无毒。久服益气力,长阴肥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