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研究与实践.doc

格式:doc   大小:18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研究与实践.doc

上传人:柯 2020/5/27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研究与实践.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研究与实践“自动控制原理”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它侧重于理论角度,系统阐述了自动控制科学与技术领域基本概念与基本规律,介绍了自动控制技术从建模剖析到应用设计各种思想与方法,内容十分丰富。通过自动控制理论教学,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自动控制技术领域基本概念、基本规律与基本剖析与设计方法,以便将来胜任实际工作,具有从事相关工程与技术工作基本素质,同时具有一定剖析与解决有关自动控制实际问题能力。本课程是电子通信工程、机电一体化、包装工程等工科与理科专业必修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学****学生将初步掌握自动控制基础理论,并具有对简单连续系统进行定性剖析、定量估算与初步设计能力,进而为专业课程学****与参加控制工程实践打下必要基础(方晓柯,2008)[1]。 : (1)自动控制概念、基本控制方式及特点与对控制系统性能基本要求。(2)典型环节传递函数、结构图化简或梅森公式及控制系统传递函数建立与表示方法、小偏差线性化方法与通过机理剖析建立数学模型方法。(3)暂态性能指标、劳思判据、稳态误差、终值定理、稳定性概念及利用这些概念对二阶系统性能剖析、高阶系统剖析方法与主导极点概念。(4)根轨迹概念与绘制法则,并能利用根轨迹对系统性能进行剖析、偶极子概念及添加零极点对系统性能影响。(5)频率特性概念、开环系统频率特性Nyquist图与Bode图画法与奈氏判据。绝对稳定系统、条件稳定系统、最小相位系统、非最小相位系统、稳定裕量、频域性能指标概念与频率特性与系统性能关系。(6)校正基本概念、基本校正方式与反馈校正作用、复合校正概念与以串联校正为主频率响应综合法、串联校正为主根轨迹综合法与常用校正装置及其作用。为使学生更好地学****与掌握自动控制原理这门课程,依据学校制定教学大纲,结合自己在日常教学中经验与我校学生基本情况,现将本课程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如下,见表1所示,学时共计72学时见下表。表“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自动控制原理”为我校物理与电子科学系应用物理学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这两个本科专业必修课程,目前校内每年学****这门课程学生人数在100人左右;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我们重视对学生启发与引导,钻研教学教法,不断改革与创新,采用多种行之有效教学方法与手段,并取得良好教学效果。 ―引导式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目是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引导学生剖析、解决问题(阎金铎,2009)[3]。例如,在讲解典型环节传递函数与结构图化简时,可以先启发学生根据自己思路化简结构图,求出传递函数,然后引导学生根据书本上规则进行结构图化简。在启发、引导学生建构知识过程中,教师必须对所教知识本身及其来龙去脉、认识方法有清楚认识;必须研究学生认知规律,进而使知识传授过程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这一教学模式分为以下几步: 首先,要激发学生学****新知识动机。其次,要引导学生获得丰富感性认识,这是学生进行下一步思维加工必不可少基础。第三,要引导学生思维加工过程,进行剖析、推理,然后表述认识结果,建立概念,总结规律。第四,要让学生学会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最后,要让学生巩固新知识,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建立联系,纳入自己认知结构体系。通过运用这一教学模式,一方面教师要积极研究教学内容,找出教学内容内在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