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中外商业银行组织结构案例
一、背景资料
1、花旗银行的组织结构模式
花旗银行的前身是纽约城市银行(City Bank of New York),成立于 1812 年。
历经两个世纪的潜心开拓后,花旗银行与旅行者集团在 1998 年合并组成了新公司成为“花旗集团”。目前,花旗集团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金融服务机构,为逾一百多个国家约二亿消费者、企业、政府及机构提供品种繁多的金融产品及服务,包括消费者银行和信贷、企业和投资银行、保险、证券经纪及资产管理服务。
(1)以客户为中心,采取纵横交叉的矩阵式组织结构,
2002 年 6 月,花旗集团开始采用新的矩阵式结构进行重组,重组的中心内容是细分市场,进一步围绕客户寻求产品、地域之间的平衡;目标是向客户提供具有花旗特质的金融品牌,如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花旗银行”,确保在各区域市场上能够占据领先位置。从图1我们可以看到,花旗集团的全部业务被划分为三大块:
花旗集团股东大会
花旗集团董事会
花旗银行控股公司
董事会
Global Consumer Group 全球消费者业务集团
Citibanking
Cards
Citifinancial
Primeri Financial Service
Travelers Insurance
董事会
Global Corporate and Investment Bank Group 全球公司及投资银行集团
Citibank and Salomon Smith Barney
Emerging Markets & Capital Markets
Transaction Services/ Travelers Property mercial Lines
董事会
Global Investment Management and Private Banking Group 全球投资管理和私人银行业务集团
SSB Citi Asset Management
The Citibank Private Bank
图1:花旗银行组织结构图①根据花旗银行年报绘制
花旗集团所有业务被进一步划分到全球几大区域:北美、亚太、拉美、中东、
欧洲和非洲。以其全球消费者业务集团为例,其内部组织结构如图 2,集团内部分设业务管理部门和职能管理部门,这种矩阵式结构由“纵轴”产品线和“横轴”
职能部门组成,轴心是客户群。矩阵的“横轴”职能部门为团队提供有着不同从
业背景的专业人员,“纵轴”上的品牌经理被赋予相当的权利,可以充分获取不同部门的全面信息,在避免了人力重叠、收集信息效率低下等问题后,能以较小的成本更加灵敏地对市场变化做出反应。通过这样的线面结合的组织架构,既能保证在各地市场上品牌的理念得到很好的理解,从而全面推进具有统一“花旗品质”的产品,又能充分照顾到各区域市场的差异,形成了其“国际化的本地银行”的优势。
金融集团
银行业务
卡类业务
花旗金融业务
旅行者财产保险
泛美金融业务
业务管理部门
职能管理部门
国内业务管理
全球业务管理
零售贷款部
零售资产部
信用卡部
个人信用卡
商务信用卡
拉美部
亚洲部
欧洲部
中东非洲
全球交易部
全球市场部
全球计划部
全球资产负债管理部
风险管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