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悲剧与喜剧.doc

格式:doc   大小:44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悲剧与喜剧.doc

上传人:文库旗舰店 2020/5/28 文件大小:4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悲剧与喜剧.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悲剧与喜剧 “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也就是说,在历史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上,由于客观社会原因或历史的必然冲突,真善美、生命、爱情、信仰、理想等等“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被损害或被毁灭,这个过程或结果使人们陷入剧烈的悲痛,但马上又被正面人物的巨大精神力量所感染,被惊心动魄的感人力量所震撼,因而由痛苦转化为快感,从而获得一种特殊的审美感受,即悲剧性美感。悲剧的本质是“历史的必然性要求和这个要求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的冲突。”这里所说的“历史的必然要求”,是指符合历史发展方向的要求,它代表着正义的、进步的、新生的力量,以及他们的合理要求,但是由于旧势力的强大和新旧力量对比的悬殊,在矛盾冲突中导致悲剧性结局。这就是说,悲剧性的本质归根结底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社会矛盾冲突的反映。从一定意义上讲,悲剧性与崇高是一致的。崇高的本质在于人的本质力量与客体处于尖锐对立与冲突时,客体以外在巨大形式暂时压倒了主体,主体则在严峻冲突中最终征服客体,使人的本质力量得到充分显现。悲剧性的本质比崇高更加深刻,悲剧性的主客体冲突更加尖锐和更加激烈,具有合理性的社会力量在悲剧中遭受不可避免的苦难或毁灭,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那样,“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人们正是从这种毁灭中更深刻地认识到它们的价值,使人们在悲哀与痛苦的同时,努力去奋斗、去抗争。正因为如此,悲剧的意义,不是消极的,而是积极的,是与崇高相通的。悲剧的美是一种崇高的美。 ,是同悲剧性相对应的。“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也就是说,滑稽可笑的人物或事物披上了一件令人炫目的漂亮外衣,以此来掩盖自己的庸俗或丑恶,而当这件漂亮的外衣被撕破时,不仅暴露出自己的本质原形,而且当众受到嘲笑、讽刺和否定。从这个意义上讲,喜剧性是一种突现了内容与形式、本质与现象之间的不协调或不和谐,给人以笑的审美类型。喜剧性的本质特征是“用另外一个本质的假象来把自己的本质掩盖起来。”生活的喜剧把本质隐藏在假象中,喜剧艺术则是透过假象揭露本质,通过撕开假象,让无价值的内容***裸地暴露出来。喜剧性艺术具有“寓庄于谐”的美学特征。“庄”是指喜剧的主题思想体现了深刻的社会内容,“谐”是指主题思想的表现形式诙谐可笑。在喜剧中,“庄”与“谐”处于辨证的统一。失去了深刻的主题思想,喜剧就失去了灵魂;但是,没有诙谐可笑的形式,喜剧就不成其为喜剧。喜剧性艺术之取得“寓庄于谐”的美学效果的途径主要有两种,第一,在倒错中显真实。一切艺术都要真实地反映生活,而喜剧艺术是要在倒错(自相矛盾)的形式中显示真实,以取得喜剧效果。第二,以夸张揭示荒诞。通过夸张乃至变形,揭示真实,常常能够产生明显的喜剧效果。 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所写的《诗学》主要是探讨悲剧的。他在悲剧的理论中提出:第一,“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所谓有一定长度的行动就是指情节,他认为在悲剧的成分中,“最重要的是情节,即事件的安排”。悲剧艺术的目的,在于组织情节。他认为悲剧之所以能产生惊心动魄的效果,主要靠“情节”的“突转”和“发现”,并不靠性格的描写和矛盾冲突。第二,悲剧有特定的对象,特定的人物。他说:“悲剧是对比一般人好的人的摹仿”,但是悲剧并不是写一般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