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医院感染控制方案一、指导思想按照以病人为中心,以医疗质量为核心,紧紧围绕创建优质医院及三级医院评审标准,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二、医院感染控制目标 1、医院感染总发生率≤10% 2、医院感染漏报率≤10% 3、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 60% 4、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 20% 5、治疗使用抗菌药物患者微生物送检率> 30% ,尽量提高血培养送检样本比例。 6、无菌切口感染率≤% 7、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 100% 8、环境卫生学监测总合格率≥95% 9、加强手卫生,逐步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洗手方法正确率≥95%. 10、降低手术部位感染、院内肺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血液透析相关血液感染及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生率。 11、医院感染暴发为“0” 1、医院感染管理组织机构健全,发挥作用医院感染管理实行三级管理。医院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下设医院感染管理科,配备感染预防、控制专职人员,各临床医技科室成立医院感染控制小组, 由科主任或副主任任组长,各配备一名监控医师和监控护士。负责科室日常感控措施落实。 2、完善医院感染监测医院感染监测主要包括感染病例监测、抗生素使用监测、环境卫生学监测、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等。(1)医院感染病例监测:利用全面综合性监测和目标性监测方法,主要由临床各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负责感染病例的发现、登记和报告,由感控科专职人员进行临床干预,收集感染卡片进行统计分析,定期向全院反馈。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和漏报率。至少每年做现患率调查一次,如果病区发生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应立即报告院内感染控制科,院内感染控制科根据情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环境、物品监测,确定是否为流行,找出流行的原因,并提出整改措施。必要时启动医院感染暴发应急预案。细菌室应承担相关的监测工作。(2) 环境卫生学监测空气、物体表面和医务人员手的监测:院内感染管理质量控制科每季度对全院各科室抽样监测。科室感染监控小组每 1-3 月进行监测一次,主要由医院感染管理科专职监控护师及科室监控护师完成采样工作,细菌的分离或培养由细菌室负责。院内感染控制科定期检查,纳入质量控制考核指标。(3) 消毒剂、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 使用中消毒剂每季度进行一次微生物监测,灭菌剂每月监测一次,科室感控护士负责采样,医院感染控制科进行抽查督导,使用中的浓度监测由科室完成,不要时做好记录。(4)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 主要是脉动预真空高压锅,快速灭菌器等,按照规定由供应室及使用科室按要求进行物理监测、化学监测、生物监测,植入材料器械每锅进行生物监测。并对灭菌后的无菌物品每月进行微生物监测一次,做好记录。医院感染控制科定期检查。(5) 开展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导尿相关尿路感染目标性监测。降低相关感染率。重症医学科、神经外一科、神经外二科、 CCU 病房按时填写监测表格,严格执行各项标准操作规程。感控科监督执行,并汇总分析,定期反馈,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措施,防止医院感染暴发。(6 )开展新生儿感染目标性监测:儿科、妇产科填写监测表格,感控监督指导执行。(7 )开展透析相关感染监测:透析室等相关科室发现及时发现感染病例,填写监测表格,感控科、医务科、护理部监督执行。(8 )加强重点科室医院感染管理。手术室、供应室、血液透析室、内镜室